寻找经济转型中的“口红效应”


  经济危机之下,消费者的购物行为都发生了变化。美国媒体称,口红、面膜的销量眼下开始上升,而做头发、做按摩等“放松消费”也很有人气,这与其他大宗商品和奢侈品的低迷销量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口红效应”开始显现,“口红效应”一词也在海外媒体上不断亮相。那么,什么是“口红效应”?它源自海外对某些消费现象的描述。每当经济不景气时,人们的消费就会转向购买廉价商品,而口红虽非生活必需品,却兼具廉价和粉饰的作用,能给消费者带来心理慰藉。

  不久前,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提出,中国产品将受益于“土豆现象”。因为,当需求和消费削减的时候,先削减的是奢侈品和高档产品,但必需品和低价品的需求反倒上升。他说:“危机越大,‘土豆现象’越明显。日本泡沫破了之后,中国对日本的出口大幅增长;美国IT泡沫破了之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又涨了。现在,沃尔玛、麦当劳的销售大涨,这就是‘土豆效应’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