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展会,主办方不仅特别强调展会规模如何气势恢宏,规模之大,参展人数之多,邀请嘉宾都是重要的角色等等,还特别指出展会得到了某某政府,某某协会的鼎力支持,还信誓旦旦的承诺论坛和讲座会给企业带来一场视觉盛宴,智慧交锋,头脑碰撞。这一招,众多展会的主办方都在用,好像一招鲜吃遍天下,处处灵验。
果真如此吗?
为了赶赴某展会,某某领导修改日程,推掉其他重要活动,带领企业重要高层,赴会去也。更有甚者,倾巢出动,大批人马浩浩荡荡的出发,场面蔚为壮观。
想象中的人头攒动,水泄不通,彩旗招展,拱门迎宾,礼炮轰鸣,到达展会现场时才知道被浇了一盆冷水,希望变失望,同台竞技的同行寥寥无几。参展商为数不多,观展的人员也可以用稀少来形容。原本隆重展示企业形象,招兵买马的计划瞬时化为乌有。即使厂商要喝劲十足,但是场内乏人问津,实在令人扼腕叹息。此景不仅折射了是展会主办方宣传方面的黔驴技穷,龙头企业的缺席更是暴露了太阳能展会的生存危机。
门可罗雀的场面,使得展会显得冷冷清清。如果是第一次参展,看到门庭若市的地方,也许你会兴奋或者好奇的前去看看。但是对参展老江湖来说,那地方要么是劲歌热舞的火辣美女,要么是为了小小的礼品排着长龙队伍的大妈大姨们,不值一看。似曾相识的情景,在以往的太阳能展会上,见多不怪。恍然大悟,人多的地方不都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谈到论坛和讲座,更让你哭笑不得,这是很多人参展的重要原因,也是最看重的部分。原以为是可以分享头脑风暴,信息大餐,洞察行业走向,了解行业发展的大好机会。其实不然,聚集的一些老头老太老调重弹,听着似懂非懂,感觉有价值的东西少之又少。讲课的好像是在搪塞和敷衍,不知所云,没有实质的内容和对行业精准的论断,徒有虚名。台下下唠呵的、睡觉的、懵懂的、受骗的,形形色色,颠倒众生。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不知道是不是可遇不可求。
多少企业冷清收场?多少太阳能展会如所承诺的那样有重要领导人参观、有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的经销商展商参展、有大批观众和专业人士到场?届时行业重要领导将专场参观展会,考察行业现状,制作不低于多少万份参观券,向行业生产、销售集中地进行‘地毯式’寄发,充分保证展会专业观众人流量及展会知名度的空头支票何时兑现?
一位业内专家曾撰文“太阳能热水器缘何扎堆缺席住宅业博览会”一篇,相信也会引起太阳能展会主办方的反思。看来,尽管太阳能展会多如牛毛,但如何办好会展、利用好会展资源,办出特色,办出展会品牌,尚有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