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有调:高房价出手或是倾家荡产


书生/地产刀客:谢逸枫 论“以价补量”观点评论系列之三
政策有调:高房价出手或是倾家荡产
  10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广州楼价同比上升7.3%,其楼价涨幅与银川并列居全国70个城市的首位,远高于全国同比升幅。开发商一方面资金充裕,一方面市场预期也比较乐观,所以不会下降房价。开发商没有降价动力,置业者同样缺少入市热情。虽然说不是拐点,却是一个僵局,明年如政策有调,高房价出手或是倾家荡产。

  “金九”、“银十”先后落空,“现房存量大于期房存量”再度光临房地产市场。数据显示,8月以来楼市库存持续反弹,但新开工及施工面积环比大幅增加。楼市供需双方的博弈再次进入僵持阶段,房价可能已进入“拉锯战”,未来大幅上涨动力大为降低。“十一”期间楼市低迷超出预期,各地纷纷出现新房价涨、量跌、库存增加的现象。经过价格大幅上涨后,观望情绪再次笼罩楼市,库存反弹恐怕是未来楼市走向的缩影。
 
  2009年10月15日,举办了53年的广交会,首次卖起了商品房。在开幕的第106届广交会上,一家由华人开办的美国中介公司,在进口展区设了个摊位,向中国的采购商们推荐美国的商品房。上百套房源面积从90到300多平方米不等,而最便宜的总价只要10.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还不到70万元,不比广州房价高。

  媒体上经常将上海、北京房价与香港比,认为中国房价将持续上涨。确实,如果看好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和再过20年经济总量将逼近美国、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景,如果看好中国经济在进一步提高,全球化水平过程中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将更加繁荣这一历史必然,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从长期看,房价会呈上涨的趋势。
 
  但是,也应该看到,因为经济周期调整的原因、因为目前房地产市场尚未成熟,政策尚需不断完善的因素、因为人口老龄化,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继承双方父辈房产逐渐增多的因素、或是宏观政策出现重大失误后的调整因素等等。由于诸多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在某个历史时期,房价未必一定是涨,也许是跌,或者涨的趋势根本不是现在人们所预期的走势。因此,投资房市特别是借钱进行投资,也许就会遭到严重损失,甚至是倾家荡产,笔者赞同这种观点。

  十一黄金周为什么不红?近几日和几个房地产同行及地产资深记者交谈,都一致认为,首先是,“目前房价将在高位维持相当一段时间,短期内出现降价的可能性不大,但到明年或涨或跌那就说不清楚了。主要在于经过半年来楼市的旺销一方面加速了楼盘的去库存化过程,减少了可售房源,恶化了市场供需矛盾,成为房价上涨的根源;另一方面,开发商手中的资金充裕,短期内不具备降价求售的动力,因此尽管购房人观望态势已经形成,但下半年楼市成交量将会稳步回落,但房价估计仍会维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其次,因为随着国家对信贷、税收政策的调整,以及现在刚性需求型的购房者对价格下调的心理预期加大,如果开发商在价格上继续采取高举高打的策略,“价升量跌”的后面接着就是“价量齐跌”。这是市场规律,如同2007年楼市出现拐点一样,从波峰到波谷其实就是市场自身调整的过程。

  最后,对于黄金周楼市惨淡的表现,也许可以看出明年地产走势的雏形。因为今年房价的报复性上涨和刚性需求的大量释放,透支过量,将对明年的购房需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购房者又开始观望,必定导致成交量下滑,高房价不得不松动,反而言之,降价也随时降临。

  根据最新统计显示,前9月全国个人按揭贷款额同比翻番。9月份70城市房价同比上涨2.8%;房企资金来源达3.9万亿,同比增38.8%。个人贷款成为楼市火热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38991亿元,同比增长38.8%。其中国内贷款8190亿元,增长47.2%;其他资金17654亿元,增长62.4%。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10269亿元,增长52.0%;个人按揭贷款5345亿元,增长107.7%。个人按揭贷款是地产商增长最快的资金来源。

  国家发改委新的统计资料显示,今年1至8月份,全国发行的城投债共计64只,融资845.5亿元,而2005年至2008年底4年时间发行的总量也只为1585亿元——今年前8个月已占到过去4年发行总量的一半以上。“我们要关注规模过大引发的潜在风险。”城投债发行过程中出现的“作虚”动作,无疑让风险更加突出。具体表现为城投债发行前存在着“过度包装”,即城投公司“作虚资产”和“作虚利润”。

  目前,民营房企炮轰国企不守规则,地产投资继续民退。国有资本正通过三种途径进入房地产市场,一是凭借资本优势进入土地二级市场,二是通过地方政府控股的“城投公司”垄断区域内一级土地开发,三是大肆收购优质写字楼等持有型商业物业。上述的土地市场正是争夺最为激烈的领域。

  经过连续7个月加速上涨,全国房价上涨速度最近开始放缓。国家发改委昨天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缩小0.2个百分点。这是全国房价环比涨幅今年来的首次下滑。上海房价同比上涨2.3%,环比上涨0.5%,均低于全国平均数据。

  高负债率下激进拿地的绿城表示,新购买的土地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国企合作共同开发的.有数据显示,在三季度各大房地产企业都加大了土地储备,土地储备前十名的房企,数据显示10大房企土地储备之和已达3.05亿平方米。按目前的销售速度,有个别房企土地储备量已够其销售十多年。例如,绿城中国在今年7月至10月初,买地花费已经达210亿元,但截至9月30日,属于集团的销售权益金额为226亿元。 在维持高负债率的情况下继续拿地,一旦物业销售放慢,公司可能再度面临财务困境。

十大房企土地储备3亿平方米

 

2009年三季度末中国房地产企业土地储备TOP10榜单
排名 企业名称 土地储备(万平方米)
1 恒大地产 5100
2 碧桂园 4360
3 雅居乐地产 2950
4 合生创展 2900
5 世茂房地产 2700
6 绿城集团 2600
7 中国海外发展 2560
8 华润置地 2530
9 万科地产 2450
10 保利地产 2350

 

  有这样一种观点,全国楼市连涨7月,房企大佬预测明年房价涨10%。根据最新官方数据显示,全国房地产市场销售依然量价齐涨,尚未出现外界此前预测的拐点。而有开发商更是高度看好市场后势,预测明年的房价会上涨10%以上。

  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由2008年“供过于求”快速切换到2009年“供不应求”。在这个起点上,企业账面资金创历史新高,资金链由“岌岌可危”快速切换到“不差钱”,企业发展“进可攻、退可守”。五年之内中国的房地产肯定是螺旋式的上升,平均涨幅应该在10%以上,非常看好明年,房价应该会有10%或者以上的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70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2.8%,涨幅比8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这已经是全国房价连续7个月上涨。

  明年的流动性还会保持比较宽松,对房价有一定的支持。虽然住房的刚性需求或者基本需求会有一定的萎缩,但如果有比较高的预期,投资需求爆发出来,对明年的价格还会有支持。今年的宏观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政府投资拉动的,但如果没有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复苏,保八目标也是非常难的。明年基建和政府刺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大大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还是要靠房地产业持续复苏来支持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