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力断裂:“躺在床上挣钱”已无力回天


涨力断裂:“躺在床上挣钱”已无力回天
  “股市有风险,大涨大跌玩得人心跳,她会让你爱恨的死去活来。唯有房地产,无论你是傻子还是聪明人,只要在近30年内买了房子的,几乎无一漏网的,统统变成了“躺在床上挣钱”的富裕阶层”,这个是一个朋友在交谈中说到的。楼市是政策市已经是事实,四季度和明年2010年楼市怎么走,房价下降或上涨,只有等待“政策”来决定。但是,房价涨力断裂,不管开发商和代理公司及同行,怎么“呐喊”,成交萎缩和观望状态也“无力回天”的改变。
 
  7月份全国CPI将继续负增长,为今年2月份以来连续第6个月负增长,增幅料在-2%至-1.5%之间。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缩小0.2个百分点。
 
  房价的高低,确实是赤裸裸的,地价、费用、税、建筑成本,等等构成元素都被人讨论烂了,也有行业内的人士爆料了。这样的房价完全赤裸在人们的面前。但是,疯狂依旧。从围了地开始,意向金、认筹金、定金就开始收取了,不要担心没人交,交的人还得排队,而且最终的事实会是,交了的还不一定能够选到房子。到了摇号的时候,场景更加疯狂。
  量减价升,是黄金周楼市的表现,令四季度走势更加扑朔迷离。如果10月份呈量价齐跌的局面,意味着楼市拐点如期来临,楼市的羊群效应可能导致一家开发商率先祭起降价的大旗,接着大家竞相降价。如果10月份仍然是有价无量,那意味博弈的双方仍呈胶着状态。 这样的观点比较的认同。
 
  例如广州2009年1月-9月广州十区每月平均价格走势和十区成交面积走势及中心六区平均价格走势,逐渐的出现成交萎缩房价上涨的趋势,但是,市中心房价却下降的趋势,说明楼市已经到了比较危险的状态。 
 

2009年1月-9月广州十区每月平均价格走势表(元/平方米)

1

2

3

4

5

6

7

8

9

8014

8011

8288

7978

8386

9676

10008

9314

9777

   2009年1月-9月广州十区成交面积走势表(万/平方米和套

 

1

2

3

4

5

6

7

8

9

45万

47万

63.59万

107.16万

77.43万

110.4万

73.84万

61.9万

90.94万

5850

7579

11331

10847

13180

10502

6653

5997

13813

2009年1月-9月广州中心六区平均价格走势表(元/平方米)

1

2

3

4

5

6

7

8

9

9869

10504

10466

9865

11309

12354

11865

12318

11969

(8月成交169.13万平方米的数据是不正确的)据中原地产统计,一批货量较大的项目均延迟至10月中旬或11月开盘,再加上部分在售项目新货的押后,估计今年后两个月广州全市的新增供应将约有6000套根据合富辉煌统计,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市2.5万套在售货量中,约8700套具备销售条件的新货未在黄金周期间公开发售,这部分货量也将留待年底。

2009年11月-12月广州楼市供应数据.中原数据是2.5万套加(新增)6000套,总共是3.1万套。减少去十一黄金周成交900多套,就计算成1000套,剩余的3万套,是广州楼市这两个月的总供应。而合富数据是2.5万套加(新增加)8700套,总共是3.37万套,减少去十一黄金周成交900多套,就计算成1000套,剩余的3.27万套,是广州楼市这两个月的总供应。

据中原地产统计分析,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市成交均价约在11500元/平方米左右,中心六区的成交均价可能会超过14000元/平方米,已经将楼市最疯狂的2007年10月成交均价每平方米12566元的数据抛诸身后。对于中原这个数据,笔者认为,比较的客观。

据合富辉煌的最新统计,“金九银十”期间,广州将有16个全新楼盘推出市场,这些新盘共约提供4800套单位,其中中心城区占了10个项目,约2200套;而整个黄金月期间,广州市场的新货总量大概为1.3万套,其中花都区占约31%,白云区和海珠区均占18%。整体供应缩量趋势下的十一黄金月楼市(2009.9.1-2009.10.8)也是近三年供货最少的黄金月,在售商品住宅总货量仅为2.5万套,其中天河、白云、黄埔、南沙及萝岗等区供应减少幅度非常明显。而全市2.5万套在售货量中;约8700套具备销售条件的新货未在本个黄金月期间公开发售

但2009年十一黄金月期间广州全市新货充裕,可售货量近14000套,全市新增预售住宅面积近15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就有97万平方米,是2006年以来新货最多的黄金月。花都、海珠、白云等区是新货供应量比较集中的区域。2009年十一黄金月全新上市的楼盘是市场关注的热点,期间广州市全新盘上市楼盘有16个,货量接近4800套;中心四区(天河、海珠、荔湾、越秀)就占了10个,货量约2200套。新推供应热点个盘,有星河湾海怡半岛、恒大绿洲、江南新苑、翠城花园、雅宝新城、祈福生活无限等等。9月份广州全市网上签约成交总面积为68万平方米,与4月份91万网签面积差距较大。

据合富辉煌集团市场研究部监测数据显示,2009四季度广州全市新增供应约180万平方米,少于近四年同期,各区中天河及番禺减少幅度较大,荔湾区将有明显增加。2009年5月份以后广州全市的成交均价已突破万元关口,其中9月份达到11323元/平方米。十一黄金月后房价急速拉升后,四季度继续大幅上升已缺乏动力,而在整体供应萎缩,且多数发展商全年销售任务已基本完成,供应方主动调价促销可能性不大。因此预计四季度可能继续保持量价失衡的形势,整体房价继续保持稳定,中心区甚至局部可能出现稳中略升,而不会受即时成交量影响,即所谓滞涨。发展商主要采取等待,或其他小额优惠和促销方式吸引买家入市。

至2009年9月份,广州市十区月均网上签约成交面积为77万平方米。四季度仍有相当数量新推产品入市,尤其荔湾、白云等区新产品市场认可较高,此外花都区新货供应也相当可观。近年监测数据也显示,年底已成楼市促销及市民购房的第三个成交旺季,预计四季度成交量仍可保持月均67万平方米,200万平方米左右。今年以来一直强势的番禺楼市在9月“萎”了:中地行统计数据显示,9月成交量只有可怜的665套,亚运效应仍起作用(据说亚运村11月将有8000套新货上市)。中原地产监测数据显示,番禺区后黄金周将有5000套新货上市,加上所剩不多的存量,估计总量有8000套

几个代理公司数据有不同是正常的,但是,有差异大的就不正常了

目前开发商对于后市场依然信心实足:例如,“明年会好,好的理由就是货币政策还会是适度的宽松。”华远地产总裁任志强表示,明年有可能成为仅次于今年的次好年份。他认为,由于今年的投资增速下降,新开工面积下降,使得明年上半年市场将出现新增供应速度下降的现象。他表示,明年的总销售量会大大低于今年,并有可能低于7亿平方米。但由于今年市场形势十分火爆,相比之下明年的情况仍然较为乐观。

路劲基建主席单伟豹则表示,楼市没有出现任何拐点的迹象。预计在五年之内,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呈螺旋式上升,年平均上升幅度在10%以上。他表示,对明年的市场非常看好,房价会有10%或以上的增长。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表示,在核心城市的重要地段,市场将是趋于稳定的状态,不会有大幅震荡;但在城市价值比较低的城市,或核心城市的周边地块,市场仍可能会出现震荡。

黄怒波和亿城集团董事长张丽萍均认为,由于明年的货币政策还会适度的宽松,因此长期来看,市场行情将十分向好。任志强表示,虽然国有企业在房地产市场所占的比重略有增加,但并不是绝对地位,不少二三线城市并没有多少国企,而民营企业的土地储备并不少。他认为,国有大银行的资金向国企倾斜,是导致大量地王出现的重要原因。

刘晓光也表示,现阶段,地产界的“国进民退”属于市场行为,并不会对民营企业带来打击,但要把握好两者的比例。他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鼓励民营企业发展肯定是今后的方向。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昨日在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的政策将重点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中的低端住房问题,不支持人们住“大的房子”。

另悉,昨日,由中国民生银行地产金融事业部发布的《中国地产金融蓝皮书》称,明年全国房价仍将高位坚挺,甚至持续走高。《蓝皮书》称,目前全国平均的房价收入比已接近11,月供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已经达到33%,房价已快超出现阶段老百姓的承受能力,但目前房价的上行动力仍大过下行压力。《蓝皮书》认为,一方面,销售旺盛给企业带来大量的资金回流,另一方面,投资和建设增速的滞后使得开发商的资金支出不多,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使企业的融资更加顺畅。因此,在资金压力小的情况下,短期内开发商集体降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贺铿认为,判断经济是否复苏应该取决于两个标志:一是居民消费上升,表明经济有了上升的内生力量;二是各种临时性的经济刺激政策可以退出。尽管如此,贺铿还是从今年三季度的各项数据中看到了更多的积极因素:一是物价跌幅开始收窄;二是出口降幅稍微有所收窄,他预计,随着国外经济的回升,明年二季度出口将由负转正;三是企业利润降幅大幅收窄。由此,贺铿表示,中国经济在明年出现真正意义的复苏没有问题。

对当前的房地产业,做出了如下研判:一线城市的房价肯定有泡沫,二线城市的房价泡沫不大,三线城市的房价完全没泡沫。由此,他主张,应引导房地产行业向二、三线城市发展,而房地产调控的目的应该是消化泡沫。他建议,对炒地和炒房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如地方土地出让金转由中央财政收,防止地方炒地行为;对炒房团炒房行为征收高额税费进行打击等。超宽松货币政策下,开发商免除了资金链之忧,其营销与定价策略也变得十分进取,普通住宅价格与消费者收入严重脱节,豪宅价格也升上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