脲醛树脂(UF树脂)于1844年由B.Tollens首次合成,1896年前后在C.Goldschmidt等的研究后首次使用,1929年IG公司开发了名叫Kanrit Leim 并能在常温固化胶合木材的UF树脂缩合中间体,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由于脲醛树脂胶粘剂制造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性能良好,已成为我国人造板生产的主要胶种,占人造板用胶量90%以上。
由于脲醛树脂制造时最后是将 pH 值调至中性或弱碱性保存,而脲醛树脂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进一步缩聚很慢,故为了使胶合时树脂固化速度加快,必须在调胶时加入能降低树脂 pH 值,促进树脂固化的物质,就是所谓固化剂(也可称硬化剂)。
常用的固化剂为醛性盐类,也可用有机酸。目前用得最多的是氯化铵(NH4C1),也有用氯化锌、硝酸铵、硫酸铵的。氯化铵的用量以固体粉末计,为树脂重量的0.1?2%,一般都配成20%的溶液使用。氯化铵的用量主要根据气温和相对湿度高则用量应多些,以达到既有一定的生活力,又有较快的固化速度。
有时为了使胶液的生活力长些,还可加六次甲基四胺或尿素、碳酸钙等与氯化铵配成混合固化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