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辞升级
9月10日温总理在大连世界经济论坛发言中今年首次提到要警惕通货膨胀的风险,而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总理更是直言将把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作为宏观调整重点。虽然在公布的9月居民物价和生产物价数据仍然同比为负值,但是代表物价变化趋势环比数据已经加速变为正值,而不远将来同比数据也为正值情况下,管理层对通货膨胀措辞升级在情理之中,并将最终付之于有效直接的“控制”的行动,真正地让社会通货膨胀预期不被强化,而达到通货膨胀“自我实现”的目的。
手段选择
直接用行政手段控制物价水平,在通货膨胀和经济复苏并不稳固的初期,即使是在政府可以直接控制价格涨跌的少数垄断领域商品价格中,企业全面赢利没有完全恢复正常的情况下,虽然在特色市场经济环境中,我们拥有这种“立竿见影”手段,但可能在自我怀疑是否是“小题大做”去敢于“轻而易举”地使用和推出。
货币流动性实际层面已经从“过度宽松”向与政策表述“适度宽松”状态开始保持吻合。目前信贷狂放已经收敛,银行资本金有待补偿冲消和应付未来贷款坏帐,选择提高存款准备金政策就有明显困难。并且目前准备金率从历史角度看也并不低,处于比较高的位置。
汇率调整实际上是解决货币流动性和控制进口商品价格引起输入性通货膨胀的一个比较好的措施(甚至是第一选择)。但是由于涉及到出口和就业的问题,政府选择会比较慎重和犹豫。
利率调整即加息是目前较为可行并且对通货膨胀预期管理比较直接具有“警告性”政策措施。目前提息有两个基本问题要考虑,一个是热钱继续在流入,特别是如果不能用汇率干涉的话;另一个是此次贷款狂潮中基建类和消费类中长期占比例较高事实。那么不对称加息就是一个可以选择方式。它的基本内容是:首次“警告性”加息,活期和半年存款可以利率不调整,一年期和以上期限存款进行提息。贷款利息暂时不调整或少调整。
时点频率
未来几个月内居民物价将率先走出通缩阴影,如果政府希望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可以将调整利率时间提前到今年年底,让政策跑在通货膨胀事实的前面(因为目前已经可以预之的是至少轻微通货膨胀将要发生)。而政策进一步推进和实施,再根据物价和通货膨胀的变化,进行动态频率快慢型的调整。新的一轮加息周期看点并非在首次调整幅度,而是时点,是否第一次敢于走在物价起飞前面才是关键所在。
图:中国居民物价指数与存款利率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