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别急着谴责见死不救的渔船主


 

我们先别急着谴责见死不救的渔船主
在谴责见死不救的渔船主之前,先要责怪长江大学和大学生们自己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09111日)
 
关于长江大学英雄大学生“结梯救人”一事,我先后撰写了以下多篇文章:
1、“结梯救人”的事迹要奖,公共安全事故更要讲
2、三名大学生的献身能否换来我们对规范的重视?
3、长江大学别和渔船老板一样,只对死人兴趣浓
4、树立英雄的前提是真实和全面
5、长江大学英雄群体背后可能藏着校方管理漏洞
6、长江大学英雄大学生下水前喝啤酒了吗?
7、长江大学应主动、深刻反思八个问题
 
有网友说,如果当时附近的渔船主施救了,那么,那三位不会游泳的、参加到救人行列里的大学生就不会被淹死了,我们要谴责渔船主见死不救的行为,甚至要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
 
对此,结合我上述文章的观点,我是这么认为的:
1、如果今后还有人像长江大学那些违规上到江中的小沙丘的大学生一样,规范意识和安全意识不到位,那么,就一定还会有人,不是在这里、就是在那里,像本人所说的那样,“规范动作懒一步,靠近事故一大步”,步入到不安全的危险地带,上演新的安全事故和人间悲剧。
2、如果那几个小孩上到江中的小沙丘的违规、冒险行为,被上到江中的小沙丘的长江大学的大学生们及时制止了,就不会出事故了,也就不会有长江大学的三位大学生因救人而献身了。遗憾的是,那些上到江中的小沙丘的长江大学的大学生们,既没有足够的规范和防范危险的意识,又没有足够的“自救互救”技能。
3、相对于长江大学三位大学生救人献身来讲,渔船主见死不救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是,在谴责渔船主见死不救之前,先要责怪长江大学的安全教育和规范教育、学生管理不到位,要责怪长江大学的大学生们的规范、安全意识、安全技能不到位。
4、这里还有一个要命的问题,那就是:如果那几个小孩是学着长江大学的大学生们,才上到江中的小沙丘的,那么,这起事故的源头,不就落在上到江中的小沙丘的长江大学的大学生们自己的头上了吗?
 
舍己救人不是和谐社会所希望的常态现象,和谐社会希望的常态现象应该是没有人需要被救或极少数人落到被救的地步。
一些人落到被救的地步,那肯定是有原因的,其中,有一种原因是这种人的不规范行为造成的。
因此,我们要倡导,人人都从源头性的规范行为做起,都预防落到被救的地步。
我们先别急着谴责见死不救的渔船主,见死不救的渔船主有错,或有罪,他跑不了。见死不救的渔船主,在今天再遇到落水人的概率,很小,而一些人的不规范言行,时刻都在上演。
人类和谐社会、文明社会是要靠规范来维系的,包括在网络上的发言,也是要讲规范的,有些人说不文明的话,就是一种不规范的行为。
和谐社会,文明社会,需要人人都从各自的规范行为做起,并把各自的行为规范性地做到位。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刘先明,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40多家单位借鉴了其研创的精细管理工程;首创了签约总经理的咨询新方式;首创了岗位主人翁的新概念,并赋予其科学内涵。2008年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行业百名功勋人物2009年被推荐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或建国60周年创新人物;曾被评为中国十大企业管理咨询师、中国十大培训师;专长于为企业提供精细管理工程、企业文化、管理创新等咨询、培训服务。E—mail:[email protected]Msn[email protected];电话:1391082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