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房地产市场需求下滑,中国人民银行规定,自2008年10月27日起,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调整至70% ,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 。前者即市场上所谓的“30% 利率优惠政策”。此后,关于2008年10月26日以前的老客户是否可以享受七折优惠利率成为各家银行“混战”的焦点,并直接导致银行以此争抢老客户。到2008年底,基本上所有银行都对老客户调整了贷款下浮比例。
如果此前客户借款合同中是下浮15%,后临时调整为30%,那么明年很有可能恢复15%。去年10月27日以后签约的客户如何调整,目前还不能预测。而明年1月起新签约客户有可能直接按新的利率标准执行。
除了房贷利率政策外,一些和房地产有关的金融信号也频现收紧迹象。二手房贷款申请大都处于递交但未批复的阶段。这种状况与银行提前完成全年放贷指标有关。要想享受宽松的贷款审查,除非等到明年初,但那时候政策怎么样还不好说。另外,随着南京等地收缩公积金贷款额度,有消息称上海有可能按正常时间表结束去年公布的公积金贷款额度上调的优惠政策。
有人认为,救市政策退出,房地产业再次面临政策难题。但是,消息人士透露房贷优惠政策明年有望延续,其实,二套房贷政策明紧暗松,置业者观望情绪较浓。目前,巨额热钱扎堆香港,内资捧楼外资追股。在港买楼一夜暴富的神话及内地经济迅猛复苏的势头,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热钱涌向香港。香港金管局昨日下午再次向市场注资42.63亿港元,这已是金管局本月第27次入市干预。
2009年,内地资金成炒楼主力。其中,来自欧美等海外国家的热钱主要涌向了中资股,而热爆的楼市里则频现内地资金运作的身影。看好香港楼市升值前景、籍此投资移民获取香港身份,以及香港利息率低等,均是内地资金赴港买楼的动机。而豪宅因升值快、彰显身份,成为内地资金主要的追捧对象。
而在流动性刺激下,香港的楼市,也随之出现爆发式增长,携手创出年度新高。而楼市的增长势头更猛,豪宅再次成为楼市火车头,随着港岛传统豪宅单价纷纷超过1997年高位,并创出每平米70万港元的新高后,天价已开始蔓延至其他大型一手及二手物业上,而中小型普通住宅价格也一路走高,直逼1997年峰值水平。自从香港一地产投资商以2.62亿港元购买某高级写字楼的一层楼面,次日抛出净赚1472万港元的消息被媒体曝光后,“最近某某房产暴涨多少”便成为近期香港市民茶余饭后的主要话题。
因此,不管房贷利率优惠明年或叫停不是房价下降理由,而巨额热钱入楼市才是房价上涨理由。
2009年10月31日,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9时15分报道,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多家商业银行间纷纷流传优惠房贷利率政策有可能明年叫停或调整的消息。招行、工行、建行、中行,目前这些银行对于首套房的利率优惠最高都还能做到30%。但是对第二套房的贷款利率,各家银行已经取消利率优惠,并按照基准利率的1.1倍执行。在此之前,虽然央行规定二套房利率必须上浮10%,但是银行基本上都是按照一套房的7折优惠利率给二套房发放贷款。
虽然没有房贷政策调整最终的确切消息,但是业内人士都认为,出台包括取消7折优惠、取消营业税优惠等多种调控措施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是因为今年北京房价上涨的速度已经超过2007年全年涨幅,商品房累计涨幅52.2%。二手房累计涨幅39.1%。近期,监管层已经开始了调控房市的动作,包括打击假按揭、假首付、假房价等。除了房贷利率政策外,一些和房地产有关的金融信号也频现收紧迹象。
随着年底契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等优惠税费政策大限的来临,上海方面昨天又有传闻指,银行将会对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30%的优惠房贷利率叫停。记者昨天向在粤银行、开发商和中介机构求证这一消息,被访人士均称暂未正式收到文件通知。
不排除收窄优惠幅度可能性,个人房贷“一刀切”全面停止下浮30%的利率优惠尽管“可能性不高”,但不排除人行将收窄个人房贷利率的优惠幅度。同时,有银行和中介机构最近闻风而动,敦促客户尽早落定和向银行递交贷款申请,否则可能会错过各项优惠措施实施的最后期限。
“个人房贷利率下浮30%的优惠可能于下个月正式取消的传闻,我们也是昨天才从市场上听到的。”在穗多家银行房贷部门人士均表示,暂时没有从本行系统内或监管部门方面收到任何正式的通知文件。随着经济形势好转,楼市已从回暖再走向疯狂边沿,针对振兴房地产业的一揽子优惠政策即使告终也算是“水到渠成”。其实,从今年6月份开始,第二套以上的个人房贷(改善性住房贷款除外),已通过银监会通知收紧的形式,实际取消了优惠利率。这可以被视为给予个人一段优惠政策取消的适应过渡期,调整传闻加速买卖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