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众名企接棒 《中美联合声明》一纸千金


    11月17日,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后发表《中美联合声明》。
    双方议题交集仍在贸易保护、能源、气候变化、汇率等方面。由于G2论的出现,上述涉及全球治理的话题同时也成为中美双边话题的必然选项。
    观察人士指出,在中美合作大厦的众多构件中,贸易与能源是其中最重要的承重墙。而无论是贸易往来还是能源合作,高新技术成为两大领域中最有含金量的介质。
    美国对华高新技术出口的松动,部分得益于1980年起形成的中美科技联委会的管道。今年也恰值《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签署30周年;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语境也有助于加快高新技术的交流。
    围绕此次奥巴马访华,众多中美企业在双边协议的安排下,签署了多项合作项目。其中既有高铁项目,也有洁净能源技术等方面的合作。
    当然,高新技术对华松绑远非朝夕之功。但这道多棱镜却折射出两国经贸模式的新变化,也是中美两大经济体面临经济模式转型做出的必然选择。


 

美国会明年初或修法松绑技术出口


    此次中美双方在科技领域合作达成的合作意向引人注目。双方决定在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在科技创新领的域交流与合作水平。中美还决定就航天科学合作加强讨论并在载人航天飞行和航天探索方面开启对话。中美还同意扩大在民航、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
    这相比美国近年来在高科技合作领域的封闭态度,是一个有利于双方的纠偏行动。过去20年以国家安全为理由限制对华出口高科技产品客观上阻碍了美国国防科技发展。当其他北约缔约国已经逐渐放宽对华出口高科技产品之时,美国的出口份额逐渐下降。2001年中国进口的高科技产品中,18.3%来自美国,到了2008年,这个数字下降到8%。
    16日,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会见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时,选择再次施压美国放松出口管制。
    其实,自奥巴马新政府上台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讯号。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今年4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美国未来将考虑放松出口管制。随后今年8月奥巴马总统在宣布要对美国的出口管制进行多种政府机构联合彻底审查。接着9月,包括希拉里国务卿在内的多位美国高级官员公开支持总统的这一决定。
新国会也动了起来。新任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伯尔曼(Howard Berman)在今春上任后不久就对出口管制展开审查,并计划于明年早些时候引入改革出口管制的立法。
    中国的压力只是技术出口松动的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美国国内产业利益集团施压美国政府,要求政府改革出口管制。美国航空工业协会就是主张修改现有出口管制法律的利益集团代表。美国法律对上千种军用和军民两用产品的出口限制阻碍了美国出口某些GPS设备、民用卫星等。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放松出口管制的工作才刚开始。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世俭指出:“(宣布审查出口管制)这充其量只是奥巴马政府的善意表态,要真正调整或取消美国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管制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据他介绍,难点在于,美国国防部在这一问题上有决定性发言权。从法律上,美国国防部可以一票否决任何关于调整出口管制政策的建议。
    国会的影响力亦不可小觑。不论是修改已有的《出口管理法案》,还是订立新法案,都会遇到国会新保守势力挑战。
    另一家主张美国放松出口管制法规的利益集团美国国家外贸委员会的总裁瑞恩史(Bill Reinsch)也表示:“奥巴马总统宣布的消息固然好,因为出口控制早就应该改革了。但是总统宣布审查出口控制程序是常事了,但很少真正进行,更从未完成过。所以只有审查完成才是唯一值得高兴的消息。”(转载21世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