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煤矿”的瓦斯噩梦


92条鲜活的生命,尚有16人生死未卜,鹤岗矿难深深地刺痛着大家的心,可这样的矿难又发生在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一家国有重点企业,发生在中韩合作“煤矿防灾三维信息系统”示范煤矿,发生在“全员决战八十天,争创安全最佳年”活动期间,就更让人深感意外。联想到眼下山西省正在推进、其他产煤省份也准备效仿的煤矿整合重组,这次矿难不啻是一个带血的提醒。
山西省大规模开展煤炭产业重组,一个最重要的出发点就是“不要带血的GDP”。然而,大家关注和热议的焦点却并不在此,而集中于是否“国进民退”上,甚至演变成涉事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产业整合后如何切实规范煤炭资源开发经营秩序,特别是如何更好地确保安全生产,很少有人关心、讨论,甚至看不到接管企业今后在这方面有什么打算、规划和行动的消息。
鹤岗矿难的发生,表明煤矿生产安全工作,绝非一大就灵,也不是有了先进的技术就可以高枕无忧,更不是开展一个活动就一定能够彻底解决问题,如果“领导忽视轻视,工作不落实不到位”,企业规模再大,技术手段再先进,规章制度再完善,灾难依旧会随时逼近我们,整合、重组避免安全事故频发的初衷也就未必能够真正实现。
痛定思痛,煤炭行业大进小退、强进弱退、优进劣退之后,矿企如何把优势发挥起来,监管部门如何把职责担当起来,各级领导又如何能够实实在在地确立起安全大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意识,把制度落实好,行动跟上去,真正做到让GDP从此不带血,鹤岗矿难既是一记沉重的警钟,又是一道严峻的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