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没有面板,就怕一窝峰都来搞



远程炮专栏

    几乎是一夜之间,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三地的液晶面板(TFT-LCD)企业向中国大陆转移高次代液晶面板的立场陡变:以前是顾虑重重,上堵下塞唯恐核心技术外泄,如今却反倒是焦虑在中国大陆建厂脚步太慢,争相高调承诺追加投资,甚至主动出击拜访客户请求参股合资合作。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大陆加速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产销市场,这是外资液晶面板湾厂商立场转变的根本性原因。这也使得中国液晶电视产业理所当然地将2009年11月视作是一个行业具里程碑意义的一个月份。就在这个月里,三星、夏普熊猫、LG、奇星光电等多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纷纷上马。包括LGD在广州的8.5代线,夏普在南京的8代线。此外,三星与苏州市政府也达成了合作意向,投资220亿元兴建8代线。此外,深圳市政府作为幕后推手的华星光电,也在11月宣布了总投资245亿元启动国内自主控股的首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计划。
    加上之前京东方宣布总投资280亿元的8代线,以及昆山龙飞光电8.5代线,今年以来国内共计确定了12条液晶面板线项目上马,浮出台面的8代厂已有6个,账面总投资额高达2344亿元。此前一直处于技术缺失困局的中国五大平板电视厂商,也借此基本明确了未来几年液晶面板领域最重要的合资合作伙伴。TCL无疑是深圳华星光电8代线面板工厂的主导者,创维参股LG广州项目几成定局,长虹联手的是台湾友达,康佳的主要供应商是三星和台湾屏,海信跟LG跟新奇美都有着重要合作。
    事实上,就在今年年初业界还普遍担心金融危机可能对面板行业带来冲击,进而影响国内平板电视产销进展,谁能想到下半年各地的高世代线就纷纷一窝峰上马,面板瓶颈似乎一夜间就能解决。出席深圳高科技交易会的工信部信息司司长肖华就公开承认,现在政府已经在为未来可能很快就出现的面板产能过剩问题担忧了。
    在中国,家电制造业从来不怕专利技术落后太久,不怕利润太薄不赚钱,就怕一窝峰来搞产能规模成灾,大家吃饭都成问题。多年前无论空调、冰箱、还是彩电、手机,浮沉得失都摆脱不了这个魔咒。此前TCL李东生、创维杨东文、康佳穆刚这些国内家电厂商高管,就公开探讨过这个问题。但是寸土必争的市场竞争,岂容得竞争者在寒冬中就开始为暑热提前愀心发愁?中国家电业历来最行之有效的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竞争尚未充分,淘汰随时可能发生的当下中国电视终端厂商来说,活下去成为首要的生存法则。未雨绝对不要绸缪,弄好眼前业绩再说。
    批评家们还总是担心,国外液晶面板十代线都已经实现了量产,而我们却还在扎堆投资建设8.5代线以下的面板生产线,等两三年后这些生产线开始量产的时候,市场需求可能已经转向更高技术水平的面板产品了。拜托,那不过又是后来者的问题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我死后,哪怕洪水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