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熊式拥抱“——杨致远品尝“拒绝” 的苦涩?
2008年11月17日,雅虎公司宣布,公司已开始寻找新任CEO,现任CEO杨致远届时将辞去雅虎公司首席执行官职务的消息传出时没有人感到意外,因为关于杨致远可能不得不离开雅虎公司CEO位置的消息早已被全球各类媒体传得沸沸扬扬。
事情源於被美国知名IT杂志《eWEEK》网站评为“美国2008年10大互联网事件”之首的“微软“要约收购“雅虎“案。
2008年2月1日,微软提出以446亿美元(每股价格31美元)收购雅虎。雅虎的回应是,公司将“即时”评估微软的这一收购方案。随后不久,雅虎董事会正式回绝微软的收购要约,理由是微软的出价低估了雅虎的真正价值。
一、微软公司使用“狗熊式拥抱”
4月6日,微软公司总裁鲍尔默发出致雅虎公司董事会的公开信,出言警告:“如果你们在三周内还不肯与我们达成协议,我们将被迫直接与你们的股东进行交易,包括发动一场代理权战改选雅虎董事会。我们在最初提议中给出巨大优惠条件,是希望与你们友好地完成交易。如果我们被迫直接向你们的股东报价,我们认为将对你们公司的价值产生不利影响,你们无法获得现在这么好的条款。”
微软公司总裁鲍尔默此时采取的是企业收购策略中一种比较特殊的作法——狗熊式拥抱(bear hug),在业界内又称“高点强攻“策略。是一种比较强势的收购策略应用。意指收购者利用投书目标公司董事会,允诺高价收购该公司股票,并警告董事会以股东利益为重接受收购行为的作法。
一般来说,应用此策略的多数为实力相对强大的企业,应用的主要意图在于针对目标公司主要经营者或管理层的反对态度,迫使目标公司董事会慎重考虑收购建议,从全体股东整体利益的角度考虑收购方的要约,接受购并的建议。
应用的技巧在于从“硬”和“软”两个方面争取目标公司董事会和股东的支持,瓦解经营者反收购的行为活动。
明确示强是表现其“硬”的一面。目的在于摧毁目标公司坚持抵抗的信心。这往往出现于经营者明确反对收购的情况下,并且通常情况下进攻方比目标公司实力强大很多,进攻方通过向目标公司的董事会公开提出高价收购的意向并限定董事会在一定期限内给与答复来表示其收购的决心,意在使目标方知难而退,放弃不明智的对抗。
利益补偿是体现其软的一面。目的在于以利益攻心,引导对方转变对立的心态和立场。进攻方会采用向股东让渡利益、允诺目标公司管理者留任、给予骨干员工或专业团队以较好位置安排等方式使目标方员工认可收购方的努力。
通过以上软硬兼施的措施,一方面可以得到目标方股东的支持——特别是非控股股东的支持,争取得到他们的投票支持;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瓦解企业内部管理层有组织的反对,通过向董事会施压和获得股东及部分员工的认可,从而最终达到收购成功的目的。
为了使这一收购策略达到预期效果,5月1日之后,在关于交易价格的谈判中,微软公司总裁鲍尔默再次表态:同意将收购价格由每股31美元提高到每股33美元,即以475亿美元收购雅虎。
二、董事会和杨致远应对合理?
有报道称:在此期间,在雅虎公司内部,董事会成员在如何面对微软的收购要约方面产生了认识上的分歧,对是否出售公司股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作为雅虎公司首席执行官的杨致远明确反对将雅虎出售给微软,并且得到了个别董事的支持。董事会主席鲍斯托克等则认为杨致远拒绝将雅虎卖给微软只不过是意气用事,并没有真正为雅虎股东的利益考虑。
2月17日,媒体报道雅虎董事会主席罗伊·鲍斯托克串连部分董事会成员组成一个非正式联盟,主张接受微软此前提出的446亿美元的主动收购要约。
美国《纽约邮报》引述了解情况的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鲍斯托克领导的这一非正式联盟还包括雅虎的投资者、亿万富翁罗恩·伯克尔及其它部分董事,如董事埃里克·赫皮吾(Eric Hippeau),即软银投资的执行合伙人;而另一名主要董事——Activision出版公司CEO罗伯特·考提克与雅虎CEO杨致远站在一起。
在微软的收购价格调整到每股33美元、等待雅虎和杨致远回应的时候,杨致远仍然采取坚持公司价值被低估的做法,在谈判桌上表态强硬——售价不能少于每股37美元。此时,微软选择了放弃。5月4日,微软宣布,因价格未达成一致,正式放弃收购雅虎。
对于微软的收购,曾出任雅虎中国总裁,现任奇虎董事长的周鸿祎表示,由于雅虎目前的发展一直不好,被收购是迟早的事情,近期雅虎股价达到低点为微软创造了机会。
作为微软中国曾经的总裁,现任盛大总裁的唐骏也表示,选择被微软收购是雅虎可以与Google抗衡的最好选择。为了在互联网领域重新振作,建议雅虎董事会接受微软的请求。
三、双方应用策略的比较
从市场反应来看,微软“狗熊式拥抱”的策略效果十分明显。在微软提出竞购方案后,雅虎股价飞涨,仅一天就达到了28.5美元,比前一天收盘价19.18美元大涨了48.58%。而在微软宣布撤回475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后,雅虎股价应声下挫15%。而在11月初谷歌宣布取消和雅虎的合作及微软否认会再次收购雅虎时,雅虎的股价更在持续下滑的状态下再次大幅度下降,跌到了每股9.14元。
有报道披露,持有雅虎股份10.1%的Capital World Investors和持有6.4%雅虎股份的Capit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s是雅虎最大的两家机构投资者,在微软宣布放弃收购之后,以上两大机构投资者及雅虎的第三股东美国莱格马森基金公司都对雅虎的拒绝表示不满。
其中拥有雅虎逾6%股份的Capit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s的投资组合经理戈登·克劳福德说:“我对杨致远极其失望。我觉得他表现太差劲了,而我对那些独立董事更是失望。” 另一家主要机构股东的一名经理则称,他所在的公司对微软的价格感到满意,并曾在上周向雅虎表示愿意接受每股33~34美元的价格。
之后,股东们的不满更演变为亿万富翁卡尔·伊坎发动的雅虎内部代理权争夺战,明确要求雅虎董事会“换血”。
从杨致远的应对来看,一系列的失当为业界所诟病。在明显对近期市场发展态势的不利影响认识不足、在谨慎对待股东、员工的利益诉求和重大决策的可行性判断失误的情况下,先是没有抓住溢价62%与微软重组的机会——坚持以抬高价格阻击进攻者的作法被股东认定为对股东利益不负责任;之后是和Google合作的破产、与美国在线谈判的终止——赖以提升经营态势的努力没有成功;再之后是面对股东要求其下课的呼声,坚称自己是领导雅虎最合适的人选,也是率领雅虎渡过当前危机的最佳人选——拒不接受应该为抵制收购而承担责任的指责。
如此的表现让雅虎的股东、员工及董事会感到失望。也使微软放弃了与他携手完成资源重组的想法。11月6日,当杨致远主动向微软示好,愿意重开谈判、把雅虎出售给微软时,面对杨致远:“如果微软愿意与雅虎展开谈判,并能保证交易达到确定价值,同时确保交易能够得以及时完成,我们愿意以每股33美元或更高的价格,把雅虎所有资产出售给微软。”的表态,鲍尔默的回答是:“我们对重新收购不感兴趣。”。
近期,雅虎公司三位副总裁级高层管理人员已辞职或提出辞职。他们分别是主管搜索和广告技术的执行副总裁、主管邮件等通讯工具的高级副总裁与网络搜索业务部门的高级副总裁。根据有关人士的统计,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雅虎已有114名高管离职。分析师认为,大量雅虎高管的离职,可能将导致雅虎管理层出现权力真空,影响重组业务,对雅虎的未来发展更具负面影响的是,这些前任高管不少人去了谷歌和微软。
四、无奈“离开”
雅虎为什么如此坚决地抵制微软收购?真的是因为价值低估?从现在雅虎股票价格走势来看,从一些股东和员工对收购的认同看,似乎难以解释。有人认为是杨致远的创始人情节作祟,但无论如何,这一决定被业界评为有史以来雅虎犯下的最不可饶恕的错误,导致雅虎股价随之迅速滑落。在此过程中,似乎是杨致远只身击退了微软的收购,令人困惑的是,雅虎的董事会在干什么?
今天,雅虎股价已经跌至9美元左右,与微软提出的收购价相比,已经损失350亿美元左右的市值。在股东们感觉自己的利益已经实在受损太多的情况下,雅虎董事会无奈做出更换CEO的决定,杨致远不得不品尝“拒绝” 带来的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