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事十思


  魏征劝谏唐太宗有十思。

  孔子育人要九思。

  老生常谈,劝人谨慎的要三思。

  而今,有种热力漫漫浸渍我的心间,遂有十思,真是苦心孤诣。

  一思耐力,绝对简单化,人为简单化最终的是败局,无能之辈或者目光短浅之辈常常以简单化看问题,凡有些复杂度的都令他无着,这样的人没有出息。

  二思定力,做事拖拖拉拉,零零落落,喜欢拖延或者改变,这样做事不会达成目标,因为任何事情要成功需要付诸千百倍的努力才行,如果你走出考场,认为我付出很多值得的努力,那么恭喜你,你成功了。千百倍的努力都是不足的,我们需要定力去追寻一个目标。

  三思勇气,处事总选择逃避的态度,以一副事不关已的姿态面对他人的反应是要衍生问题的。凡成就一事者,必能谨小慎微,亦必能查微知著,对演化成大问题者必能立出解决方案,使之按照自己的目标发展。而能以此行事者,必定勇气可嘉。

  四思勤奋,凡身边有砥砺、鼓舞和鞭策者均能勤奋用事,不敢懈怠;然而自制力和毅力稍有不足的,每遇一败便心力大减,再遇一败则精神不振,做事懒懒散散;再有诱惑间杂,让人不能自制,遂精神败落,心力无法集中,这些情况都是勤奋的死敌,也是勤奋必要战胜的死敌。人能勤奋,在于他有激励即内在动力,找对勤奋的方向还要找到鼓舞自我的因素。

  五思笃实,各人都在拼自己的命,即使做同一件事,有人成功有人失败,这就是做事是否笃实的所在。有人眼见他做事,但心有旁骛;有人眼见他努力,却总是自欺欺人,爱小聪明糊弄自己;也有人能力不足,又不思长进,既想妙笔生花又不去努力提高写作水平,十年一个水平。这些因素注定他做事不能笃实,因此不会有实在的成绩。

  六思自我,世界太大了,小小的地球村反而让他无法集中,毕竟地球村这个村落实在太丰富了,人们就很快忘记了自我,目不转睛的去观察、去领会他人,去欣赏他人的功名,欣赏他人的容貌,欣赏他人的锦衣玉食,这样渐渐失去了自我,淡化了自我的定位。对自己的现实一点都不满意,过着唉声叹气的生活,很快失去了奋斗的热情,这就是悲哀。因此,一定要不断去认识自我,从自我的实际出发努力追求向上。

  七思沉静,现在社会压力很大,选择也很多,凡是这样的事情处理技巧也很多,有人认为可以使些小聪明,蒙混过关;同时,身边的机会很多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珍惜所拥有的,不能说因为有所想往而不务实务,机会总是转瞬即逝,又有如昙花一现,你不珍惜它,不认真对待就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去成功的机会,所以在这繁杂的世界一定要沉静,沉住气,有所为有所不为。

  八思行动,想法人人都会有,但有人实现了,有人永远都只是怀抱梦想而已,这就是要思想和行动的统一。一旦人只说不做多了,形成习惯,就更难以雷厉风行的行动了,对于奋斗的方案也有借口不断来拖延或者修改,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机会很高。所以,做事一定要将成效,思想到位是第一步,然而行动一定要跟上,拖延或者随意改变想法的事情做的多了,就会改变一个人,从而引向另一个自我。

  九思批评,世上万事万物都有它存在的根本,也有它与世界自动调节的机理在,一旦你要随心所欲就会引起反弹,招致批评,因此批评的存在是很必要的。然而对待批评的态度也有很大的不同,很的人就是一味反驳,有的人就是一味的接受,有的人表面上接受心里面抵制,有的人表面上抵制心里面接受,这些都不是正确的态度,凡属批评的就是要辨明的,真理越辩越明,正确的就接受,错误的就要加以避免。如果批评力十足,但不去应对,是不值得称道的。

  十思热情,人要成就事业必须投入热情,做事就是要有个好的态度,如果没有缺乏必要的热情而是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来做事,那么肯定不会有所成长也不会带来成绩。人在快乐的时候容易学到东西也能改变自己,凡痛苦倍增让人痛不欲生的时候就不会有很大的改变,这就是人生的悖论。所以,做事要快乐着来,这样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力增强了,做事得心应手也会发现其中的横生妙趣,这样才会有一个快乐的人生。人生最忌的就是不学无术而又整日烦闷不快,郁郁不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