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时至岁末,各种“年度人物评选”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女人的评选自然不例外。近期,各类女性杂志的“年度杰出女性”,“年度影响力女性”,“年度中国新女性”等评选结果都已经或即将出炉。地铁上、杂志广告页上常能看到醒目的“众女士礼服照”,为该期杂志的发行弘扬声势。
众女士优雅而清一色的礼服照自然是引人注目。但定睛一看,却发现,几乎所有杂志评选出来的杰出女性中,大部分都是影星。不错,影星长得美,本来就是资源;经常出镜,自然知名度高;再做个代言,亦是收入颇丰。这些影响力相叠加,被评为杰出女性并不意外。
但是,当明星再好,也只是三百六十行其中一行。影视,作为高端的文化创意产业,大多数只有欣赏的份,却没有跨入资本。影视影响着生活,但对更多人只是休闲的方式或业余的爱好,远没有安身立命的职场和柴米油盐的生活重要。何况,影视界,从来就是一个不能没有女人的地方。女人柔美、多变、感性,有百变的造型和妆容,这都是艺术所看重价值,也是男性天生难以企及的地方。
大多数的杰出女性都出在了这样一个少不了女人、并与生活隔着一层纸的行业,我们不禁要问,其他行业呢?我们的职场女精英,杰出女职业经理人呢?女创业英雄,女作家呢?女公务员,女律师,女医生呢?女教授,女科学家呢?甚至,如果各行业都囊括进来的话,种菜种得最好的大妈,售票售得最好的大姐,是不是也得包括在评选范围之内?
是这些行业一起构成了社会的主流。而这些行业中的女性精英,应是中国社会女性的榜样。但是,回望几年的各类评选中,以上这些人都出现得极少。唯一一位不算是影星却也经常被选中的女性就是杨澜。但是,其他人呢?这些生活中的英雄,独立思考的斗士,岗位上的领袖呢?
也许,问题出在了两个地方。第一,评选往往缺乏这样的社会意识。当知名度、曝光度成为了倚重的核心标准,这就自然给了明星更多的关注,而摄像机以外的行业和生活事业则少有问津。另一个原因大抵是,社会中这样的杰出女性本来就不多吧。掰手指算算,我们知道的这些领域的精英,总共又有几人呢?
在“重男轻女”思想仍然起点作用的今天,多少女孩获得不了平等的教育机会,这就减少了日后获得成功的机会;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规则下,多少女性被迫放弃了可能的自我实现的机会而成为家庭主妇;在“妇人之见不可听”成为不少男性内心对女性的主观评价时,在职场中遭遇“玻璃天花板”的女性已大有人在;在“女强人”,“女博士”等词不那么褒义的今天,女人成功,特别是在传统的男性领域中成功,又要付出多少代价。
你会说,不是每个女人都渴望成功,也有太多人很享受成为全职太太。不错,是这样。但是,还有那么多不甘于现状、想在工作中实现独立价值的人。我们是否给了她们均等的机会和公平的渠道,是否对她们的努力报之以起码的尊重和没有偏见的赏识?
作为评选,一家自有一家的规矩和道理。但评选结果的普遍性却反映了总体女性地位的失衡。女性地位的提升,不是宪法中一句男女平等就完事了,我们的路还很长。而一切的改变,都从我们的意识开始。
“年度女性”评选有感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