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订单产生的业绩将从明年起释放——东软集团(600718)调研快报


    

国内订单产生的业绩将从明年起释放——东软集团(600718)调研快报

东兴证券 王玉泉 计算机行业分析师

事件:

上周,我们与摩根斯坦利、淡马锡、新加坡投资等公司的研究员一同前往东软集团大连软件园进行调研,与东软集团公司副总裁余克清老师等进行了座谈。

问题1:全球经济虽然有复苏迹象,但复苏进程看起来将会非常缓慢,这对公司的外包业务是否构成压力?

公司的外包业务主要集中在嵌入式软件领域,外包业务的85%又来自日本,日本是消费电子的生产大国,嵌入式软件需求量极大。目前,消费电子的硬件制造已经转移到国内,未来软件开发也会走这种产业转移的道路,我们认为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外包业务的增长还是具有保障的。

问题2:公司国内业务在手订单情况如何?

去年底,国务院推出了4万亿的经济振兴刺激计划,包括交通、电力、能源、环保等很多行业的项目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与此同时,这些行业的信息化实施过程也进入了建设阶段。根据我们对行业信息化投资的经验,信息化投入通常占到总投资的5%以上,因此我们预计4万亿振兴规划中信息化投入总额可能超过2000亿元,东软在其中参与了一些项目,这些项目的收入从明年起就将逐渐确认,而关于具体的合同和收入数字,公司将在第一时间向投资者公告。

问题3:大连软件园的建设情况如何?未来还有什么规划?

大连软件园目前建设进度约三分之一,正如我们在窗外所看到的,软件园已经初具规模,景色非常优美。项目一期总投资约6个亿,计划容纳9000人,二期和三期项目结束后,软件园总计能容纳3万人同时工作,三期总计投资约20亿,除少量银行贷款,投资主要用自有资金完成。

问题4:在软件公司里人才非常重要,公司是如何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呢?另外,大连有IBMHPOracle等诸多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人才流失会不会很严重?

公司现在总共有3个学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南海东软信息学院和成都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公司会从这三所学院里面选拔优秀的人才;同时,公司也会从东北大学等学校定向培养一些学生,从三年级起就开始加入到公司的整个培养环节中,这样既提高了公司的选拔成功率,也大大缩减了公司培养的时间,如果说08年通过这种方式校园招聘的员工占比在一半左右的话,09年全部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的校园招聘,预计2010年依然会沿用这种方式。关于人才流动的问题,目前大连软件园人才流动的比例一年在12%-13%左右,而核心技术人员由于拥有期权等各种原因,流动比例很低,因此,总体来说,人员的流动目前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很小。

问题5:刚才您提到了不少核心技术人员拥有期权,未来是否还会有股权激励的方案呢?

公司一直非常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所以从成立到现在,公司一直坚持厚待员工,无论是早期的股权激励,还是后来的员工宿舍、驾驶技术培训等等,甚至对于一些中高级技术人才直接奖励房子乃至别墅,都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想法,东软的软件园环境一直非常优美,也是希望能够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未来,公司不排除会进一步实施股权激励的方案,但是,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结论。

问题 6:在国内,公司已经稳稳占据外包第一的位置了,那么公司的发展是否会把眼光转向国外,学习并且试图去超越TataInfosys这些世界级的外包巨头呢?

目前东软走过的路和Tata或者Infosys 还是不太一样,无论是客户的来源、客户的需求还是竞争优势都有所区别,Tata Infosys 的主要客户来自欧美,而且几乎绝大部分的收入都来自外包,国内业务占据很少。东软目前的想法还是打算两条腿走路,虽然外包的业务也占了一半的比例,但是国内的业务公司还是非常重视,特别是国内的各项基础设施投资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是能带来很大的信息化市场。

问题7:公司今年并购华信失败以后,是否还会其它的并购计划?

由于东软、大连华信和海辉是国内对日外包最主要的三家公司,而东软是后两家规模的总和,如果东软合并华信成功以后,东软将远远超过海辉的规模,这是一些日本客户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今年的并购最后没有成功。但公司并没有放弃通过并购还争取更大的市场的努力,今年,公司就已经把目光转向了欧美市场,目前公司已经通过自有资金全额收购了欧洲SESCA 的三家子公司,另外还在对欧美的一些软件公司进行考察和洽谈,也试图再收购一些欧美的软件公司,但目前并购事宜还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问题8:我们注意到大连软件园有大量的业务和嵌入式手机相关,能就这一方面进行一下介绍吗?

目前在大连这里与嵌入式手机相关的员工共有1400人左右,这个事业部是从99年成立的,05-07年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过去的几年事业部把重点放在了对大量日本品牌的外包业务上,包括索爱、三洋/京石、日立和富士通等,总共涉及到了50 多款手机。而目前公司也逐渐把业务向运营商的定制产品方面进行过渡,正在与包括中国电信的多个运营商进行商议。

问题9:公司今年有几款新型的医疗设备投放市场?目前销量情况如何?

公司目前数字医疗业务分为影像产品(包括CT 等四大影像产品)、医疗电子产品(如监护仪、生化分析仪)和医疗IT 产品(如PACSCAD和远程医疗等)三大类,其中,影像产品销售占收入比重在95%左右,因此这也是公司重点发展的方向。今年东软医疗在数字影像产品方面先后推出了16层的CT 扫描仪和癌症早期预防的PET 扫描仪,其中PET的售价在1000 万人民币左右,由于目前国内医改进入到了真正的实施阶段,不少基层医院都提出了购买医疗设备的需求。国务院今年发布的医改方案提出,三年内中央资金将重点支持2000 所左右县级医院建设,还将完成2.9 万所乡镇卫生院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估计近三年全国医疗设备的投入将达到160亿元,医疗信息化的投入至少100亿元,我们估计东软的医疗板块业务收入今后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

问题10:公司的外包业务难免受到外汇的波动,公司是否有对冲外汇风险的手段?

公司没有直接从外汇市场上做对冲处理,主要通过与客户协商,选择直接用人民币结算或者部分按人民币结算的方法,但目前占比还不大,目前的外包业务大部分还是按照日元来结算的,由于目前国内人民币与美元相挂钩,而美元相对日元、欧元等持续在贬值,因此短期来看,外汇的风险不算太大。今年9月份,人民银行等6部委也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也给我们抵抗外汇风险提供了一些政策支持。

结论:

受益于今年的投资拉动,虽然公司的外包业务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公司的国内业务的业绩即将逐渐释放出来,我们预计受益于国内行业信息化的旺盛需求,公司国内解决方案业务在未来三年收入年均增速有望保持在25%以上:

公司的国际业务2010年后也会逐渐复苏,由于公司外包业务85%还是来自于日本,每年4月份是日本的会计财政年度,到明年4月份东软的各主要客户:东芝、日立、阿尔派、NEC等的财政规划也将公布,届时我们也将紧密跟踪这些公司的财政规划情况,也将对东软外包业务的复苏情况有一个更清晰的判断,目前我们按照年均10%的增速对公司的外包业务进行预测;

公司收入中2008年占比18%的医疗设备方面的收入未来三年的年均复合收入增长率有望达到30%。综上,我们预测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从09-11 年分别是37.11 亿、44.87 亿和54.49 亿元,对应公司的eps09-11分别是0.67元、0.83元和1.00元,对应PE分别为31倍、25倍和20倍,维持对公司的“推荐”投资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