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月某日,一青壮牛犊,偶至山林。路遇乳虎,环顾四周,不见他兽,自恃体壮,扬蹄欲扑乳虎。虎父远见之,咆哮而来,一扑一剪之间,遂杀壮牛。啖其肉,弃其骨,乃去。
路人见之,叹曰:“初生牛犊不怕虎,乃不怕乳虎也。虎父发威,看你还牛?”
注:此文为仿古小说,借鉴柳宗元《黔之驴》。创作缘由为路遇一混混欺负一个瘦弱小孩,小孩父亲看到将持棍将混混赶跑。意为讽刺外强中干的欺软怕硬者。
附《黔之驴》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友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