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努力


  

      全世界人民都期待哥本哈根大会取得成功,各国政要也都陆续赶赴丹麦,各国领导人要为此提供强大的政治动力并做出切实努力,展示人类有信心、有能力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大家都呼吁争取时间达成协议,避免会议失败收场。
 

  •   发达国家

  希拉里·克林顿:有条件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援助。条件是:参与各方包括中国要接受减排监察。

  小泽锐仁:三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50亿美元资金。条件也是要求达成公平有效的框架。

  虽然这些要求存在不公平,且违背了《公约》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但这一有条件的"承诺"还是有助于打破僵局的。

  布朗:不采取行动,生活水平将大受冲击。在哥本哈根峰会上各国要抛弃分歧,集中共识并勇于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         发展中国家

  曼莫汉·辛格:只要发达国家守信,印度愿做更多。

  詹姆斯·阿利克斯·米歇尔:我们还没有被淹没呢。我们唯一的家园受到威胁,发达国家难辞其咎。

  姆瓦伊·齐贝吉:肯尼亚拟投资440亿美元。表示将在以后投资440亿美元应对气候变化,力争走低碳发展之路。

  卢拉:应对气候变化如同“修长城”。正如修长城一样是个艰巨且长期的过程,但是总得迈出第一步。

  中国:目前哥本哈根大会已进入最后的谈判阶段,“我们呼吁发达国家能够在资金、技术和中期减排指标上展现更大诚意,来解决发展中国家提出的一些关切和要求,切实为推动哥本哈根大会取得积极成功做出共同努力”。中方一直以积极和建设性的态度与各方加紧磋商,为推动大会取得积极成果做出自己的努力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达国家似乎总是担心吃亏,迟迟不肯做出让步并承诺。而发展中国家似乎又很无赖,虽然很积极但条件和能力有限。

      不可否认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是靠着破坏地球才达到现在这样的发达程度的,所以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可以说是一个补偿的过程。而发展中国家虽然目前的首要目标是发展经济,但是我们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努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