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战辉:苦难不是我博取同情的资本


  近期,在湖南某高校做演讲时洪战辉说:“苦难不是我博取同情的资本。没有人一出生就希望自己会成为苦难者,苦难也没有什么好值得炫耀的,大家务必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才好。洪战辉大家也见到了,我没有很多的学识,而且我更喜欢的事情是听老师上课,因为我真的没有什么可以说得,并且我也不愿意去讲我的苦难经历,我的苦难经历让我自己去承受就好了……
  演讲大约进行了
70分钟,演讲期间掌声与叫好声不断,整个演讲过程在与观众互动提问后完美结束。会后,笔者有幸与战辉做了一次短暂的一对一沟通,战辉也很朴实、真诚、爽快的回答了笔者如下问题:

 


  笔者:
贫困大学生该如何度过大学?如何处理好学业、师生关系
  战辉:
:我觉得您说的这个贫困可能是指经济上的贫困吧。在我的概念里主要的贫困不是经济上的而是精神上的。经济上的贫困并不是什么大事情。特别是大学生。在现在大环境里在现在的物质条件下在大学的校园里,要想解决经济上的生存问题简直太简单了,随便做点事情就可以获得自己的生存基础。关键的是能否克服自己的自卑和攀比心理,简单的说就是虚荣心理!为什么说是虚荣呢?因为你不能把自我创造当成一种光荣!
  至于处理好学业和师生关系我认为关键是端正态度,治学态度和做人做事态度。这些东西其实是不需要我来讲的,大家都明白。但我认为明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更不是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践行!

 
  笔者:
你认为大学生活应该怎样度过,你当时是怎样经历你的大学生活的?
  战辉:
:我是有目标有方向有计划踏踏实实度过自己大学生活的。我也认为这么度过比较好,

 
  笔者:
大学中最让你感动的事情是什么?能讲讲么?
  战辉:
我记不清楚了,因为每天都有让我很感动的事情。而且我也从来不给感动排序,所以也从来没有最怎么样的,只是很感恩自己被感动,然后让自己的心里充满感恩地去行动。

 
  笔者:
你怎么样看待当前大学生的道德观,特别是近期出现的90后的各种门事件。
  战辉:
这个我倒是说不上来,因为我没有办法界定当前大学生的道德观是个什么样子。至于您说的90后的各种门事件我从来没有关注过。因为我知道有些事情您越是关注它它越是被激发了。制造所谓的这些门事件无非目的就是想被关注。如果我们都不关注这个而去关注90后的优点也就很自然会激发他们的优点。也许您会说那你岂不是自欺欺人,明明出现了这么多这样的事情你却视而不见,你根本不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我的答案恰恰是相反的!我认为我比那些炒作和放大这个事件的人要更关心青少年。因为我没有判断他们的好与坏,我只是做着让他们更好的事情。其实没有好与坏,只有选择和改变。

 
  笔者:
你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历史使命感?
  战辉:
我认为首先要有的是感恩! 有了感恩就有了满足和责任。而有了责任就有了动力有了责任感!有了责任感才会有使命感,有了责任感很自然就会有使命感。而使命感只要轻轻地\平和地和历史一结合就有了历史使命感!我不必要告诉大家这个历史使命感是什么,因为我相信大家自己找到的才是最真的,自己找到的胜过我说的!对了,还有就是更要有爱,因为有了爱就有了美好和幸福,有了快乐与和谐。他们判断的是好与坏,我讲的是需要与合适,需要的就是满足的,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笔者:

听说你写了一本关于《四年改变四十年》的书,你是怎样看待这本书呢?真的能改变四十年么?
  战辉:
这么说我有点愧不敢当,不是我写了一本书,而是我和一个朋友一起写了一本书,甚至这么说我也觉得不太准确!准确地说应该是我的朋友写的这本书,因为我基本没有动笔,只是关于这本书的理念和思路和他交流而已,具体还是他来执笔书写的!只是里面有我们年轻人共同的理念而已,而且我是鼓励他个人独立来出这本书的。我只作为幕后的创作者或一个帮助他成就他想成就的事业的人而已!但是最后的事实还是一起出版才算真的帮上了忙呵呵!关于看待这本书,我是这么认为的,任何一本指导生活和学习的书大家只要认真地去理解去践行都会有很大的收获!我不敢说看了这本书书就能改变四十年,因为实际上改变一个人的不是什么书,而是他自己!其实改变四十年是很容易的,因为要想改变,需要我们做的很简单:就是改变现在就可以了,改变现在的所思所行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