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工作总结与企业改革


  又到岁末,单位领导要求写工作总结了。其实在企业写总结真的很好写,都是按照模式套来的,就象企业的管理一样,都存在着机械与僵化的弊病。在总结中,首先要肯定成绩是依靠领导的正确指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能写表面现象,切忌深层次挖掘,最后展望一下未来的工作思路。这就是企业的年度工作总结,就象前清时代的学子参加科举考试作的八股文一样。

  虽然企业改革已经多年了,但其中的弊病却没有丝毫的变化,仍然在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因为国情的因素,在管理上就存在着微妙的人情管理,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到位,更不能促进人的积极性。

  就拿铜陵有色公司来说吧,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享受着国家针对企业改制的优惠政策,但公司的管理者却不愿意彻底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执行中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在制定相关改制条款时,考虑更多的是为自己,而不是从企业全局来着眼思考的。

  国家鼓励职工自谋职业,减轻国家与企业的负担。这本来是好事,可到了他们手里,就变成了要求职工下岗的事实,而且还大会小会动员职工离职离岗。试想一下,在企业尤其是在矿山干了多年的职工,除了有点力气以外,自身没有一点特长。他们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可以说是毫无生存的机会。相反,那些拥有文凭、年富力强的管理者,就不一样了。如果他们选择离职走向市场,生存的概率就比职工大得多。

  可是这些企业年轻的管理者,却没有一个自愿这样做的。他们宁愿挤在狭小的办公室,任凭青春肆意浪费。是什么造成他们这样做呢?我看还是企业给他们提供了太多的优良环境,让他们养成了养尊处优的坏习惯,他们已经不适应适者生存的竞争行情,只能呆在企业做一个寄生虫了。

  这就是国有企业在改制中形成的通病,也是暂时没有办法解决的。企业的每一次改革,都只能让职工的既得利益受到一次损失,只能让职工的心情受到一次冲击。对于企业改制,职工已经没有好脸色了,因为他们的容忍已经达到极限,再也没有能力承受任何压力了。这就是为什么眼下动辄就有企业职工闹事的新闻事件出现的缘故!

  企业什么时候才能进行一次有意义的彻底改革呢?企业的改革何时才不会以牺牲职工的利益为出发点呢?这样的问题,这样的现象,真的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否则企业就不能很好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国家也会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