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点评:放宽新能源准入不能再犹豫了!


每日点评:放宽新能源准入不能再犹豫了!

编辑:汽车自修室

 

点评四:放宽新能源准入不能再犹豫了!

《中国经营报》

收信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

寄信人:《美国汽车新闻中国》执行主编杨坚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上,存在政出多门、激励空泛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这使得国内在上半年出现了一阵“大跃进”式电动车开发热潮之后,很快又归于沉寂。

 

收信人:中国工信部(参与中国电动车标准制定部门)部长李毅中

寄信人:时风集团董事长刘义发

在我身边,很多小的电动车制造企业都关门歇业了,还有一些正在削减生产规模。

 

《中国经营报》寇建东   迄今为止,国内对新能源车的补贴细化方案并未出台;而在企业层面,新能源车的技术储备尚无法满足阶段性的碳排放标准。已经在传统动力领域受制于人的中国汽车工业,在“碳时代”来临之际,将再次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邓小平认为: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白猫黑猫理论的本身虽然值得商榷,至少不会错失有利的发展时机。加快发展新能源已迫在眉睫,当下各国际汽车巨头都已开始由虚步入到实的发展阶段:

●东风雪铁龙日前展出了试装有STT微型混合动力系统的世嘉车,不久的将来会实现量产。

●长安铃木花费10亿元巨资引入了铃木先进的M系列发动机生产线。

●东风日产计划于2011年导入零排放电动车。

●宝马集团在现阶段优化传统发动机的同时,将加大对混合动力以及电动车的研发。

●广汽本田的节能将分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是强化管理;第二个阶段是引进节能设备;第三个阶段是改善生产工艺,大幅度地改善生产设备本体以及工艺,利用新的节能技术,以一次性达到减少能源消耗量的目的。

●广汽丰田将于2010年导入油电混合动力凯美瑞。

 

 

点评二:吉利缺乏国际团队

CBN记者 赵奕   原菲亚特FPT中国区总裁沈晖等,已成为赴瑞典的8人谈判小组的负责人;吉利已任命华泰汽车原总裁童志远为中国沃尔沃轿车项目首席运营官,落实沃尔沃国产化项目。

个人怀疑:虽然沈晖、童志远等组成的团队谈不上豪华,更谈不上国际化,但不凡国内运作经验,是否意味着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只注重国内市场?相信打死李书福他都不会承认这点,但他的所作所为时刻暴露着这点。

 

点评三:沃尔沃国际业务或将自生自灭

《21世纪》:那换一个角度,福特没有经营好沃尔沃,你凭什么能把沃尔沃管理好?

李书福:吉利跟福特的规模和实力没办法比,但是我们更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福特对沃尔沃爱护太多,我们要“放虎归山”。

《21世纪》:你目前除了可以给沃尔沃提供现成的中国市场外,还能提供什么?

李书福:提供中国市场,就可以给它提供一个更独立、自由的空间,让它在安全技术上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

个人观点:目前的沃尔沃就像只病猫(到2008年福特准备出售沃尔沃时,它的税前亏损高达15亿美元,而且还欠着福特35亿美元的债务),如你还想“放生”,无异于让其加速死亡。从而透露出吉利真有杀鸡取卵之野心。

 

点评四:中国车企能否空手套白狼?

背景资料:菲亚特凭技术与网络优势,获得克莱斯勒20%股份。

参考资料: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说,沃尔沃只能卖给中国,除此之外,福特别无选择。

话题延展:中国车企能否凭借国内车市、网络等比较优势,实现对海外车企的非资本参与,甚至控股?

 

点评五:“一个福特”战略遇阻中国车市

基本问题:

  • 因持股减少,马自达越来越独立;
  • 因吉利即将收购沃尔沃,其销量也将很快被划出。

严峻挑战:除去沃尔沃,福特将全面退出中国豪华车市场;除去马自达,福特将在主流车型孤军奋战。更加落后于大众、福特,也将落后于丰田与本田,甚至落后于日产与现代。与其在国际位列前三甲的地位相去甚远。

个人看法:“一个福特”战略可能会提升福特在美国,或在欧洲的市场地位,但不可否认,轻装简政将使其在中国面临越来越大的阶段性挑战,不如延期“一个福特”战略,或推行“多个福特”战略。必定中国车市尚处于大跃进时代。

 

点评六:“英伦品牌”成吉利鸡肋

  • 根据吉利年初发表的品牌规划显示,英伦将向经典、豪华发展,主要是高端汽车。
  • 吉利表示:沃尔沃将继续保留其在安全和环境保护等科技方面的优势,并且将成为在中国快速发展的汽车市场上拥有特殊地位的世界顶级豪华品牌。

冲突:收购沃尔沃后,原先被定义为豪华品牌的英伦品牌将首当其冲。

 

点评七:新能源车成撬开欧美日市场的新契机

《中国经营报》寇建东   到2012年,欧盟将对碳超标的新车,按超标比例递增的原则实行惩罚措施。“这样的标准,不要说中国车企,就连欧洲自己,实施都很困难。”刘克所在的企业正准备进入欧洲市场,但由于碳排放筑就的技术壁垒,让他们只能在短时期内放弃这个想法。解决方案并不是没有。福特的一项研究表明,到2010年,同车型的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与汽油发动机相比,可以分别减少26%、31%和33%的二氧化碳排放。

 

 

(每日点评的风格:通过整合庞杂的汽车资讯,凸显新锐、幽默、简单、逻辑,更好适应网络社会的阅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