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12月29日晚发布公告称,牛锡明委任该行副董事长、行长和执行董事,此前,牛锡明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兼执行董事。同日,中国工商银行称,原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罗熹将担任工行副行长,任职资格需银监会核准。而据农行内部人士称,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蔡华相将出任农行副行长一职。
年前一轮金融高层大换岗战略意图让人遐想,但作为中国国有银行间的干部管理制度之一,干部交流和互换无疑体现国家资源调控的微妙思虑。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12月29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种轮换是正常现象,按照有关规定,银行高管在一个岗位上满3年就得轮换,此外还有强制休假的要求。
“这是一个要求,高管不能在一个岗位待得时间太长,担心有关联交易等利益问题。银行内部也是如此,如大行各省分行行长也是经常轮换。”曹远征称。(《牛锡明“空降”交行 金融高管新一轮大换岗》,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12月30日)。
中国国有资本领域存在门槛极高的内部人俱乐部,也存在着牢不可破的行为规则。而作为中国国有银行高管,其准入条件更为严苛。中国早期的金融家多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系统,而目前的国有银行一把手均有央行任职背景。2006年,中国建设建设银行曾高调在全球范围内招聘首席风险官,但最终选择从内部选拔,其理由为:国际化背景的熟悉国情的人选难找。
记得在2010年财经年会的第二个议题“国际货币体系与人民币地位”,《财经》邀来前央行副行长、现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央行副行长朱民和建行副行长范一飞与会讲演。而会上,此三人常以师姐弟相称。才悉三人出身央行系统,进修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即内部人俗称之五道口。三人相见甚欢,年会俨然成了同学会。这个中国高级金融人才的摇篮,既摇出干部,也演化为中国金融界的黄埔军校。
在北京混圈子,说洋气点,混俱乐部。但在党政展控国有资产的背景下,中国的圈子和欧美上流商业社会的圈子颇有不同,大多体现在国有资产管理人即代理人权力圈子活动及规则。国企是官企,商界如官场。暧昧产权的前提下的种种行事与人事规则,以及这种规则普及和深化的制度路径,都容易形成极强的势力团体和极高的准入门槛。同样,在监督缺位或者内部人监督的第三方制度设定下,难以形成透明有效的代理人约束,也就埋伏巨大的道德风险。
如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是一种内部人利益瓜分和消化的经济体现,故独立媒体常以资本盛筵形容之。而外人难以了解中国这种日益成熟但是扭曲着的制度安排,但这恰能解释06年建行进行选拔内部人担任首席风险官行为,因为,懂规则的人只能是规则内部的人。
09年年中,中铝收购力拓,成功近在咫尺之遥,却最终竹篓打水。原因案内案外众说纷纭,国内官媒多指责此为澳大利亚政府的冷战思维作祟。其实,谈判双方肯定都站在自身角度来考虑问题,但是面对的和需要负责的对象不一样,力拓考虑更多是收购价格对于股东利益的保全,中铝考虑的是铁矿石的议价能力,还有背后的中钢协。但是有一个微妙的细节,谈判正酣之际,中方导演中铝总经理肖亚庆却被调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取而代之的是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熊维平。澳方纳闷了,中铝不是说自己的经济行为没有中国政府背景色彩的吗,怎么转眼间,你们的头就去做高官了?力拓也很难肯定在被中铝收购后,还会有多少出乎意料背后政府行为……
金融高层大换岗瞥国有资产代理人俱乐部
评论
2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