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海盗头子把厨工偷魏登的钱全赢了过去,知识分子魏登说:“这钱是我的呀。”“曾经是。”海盗头子说着就笑了,王石念完这一句,更是得意地大笑起来。 “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我肯定会做一名海员,在世界各个大陆之间飘荡。”王石说。几分钟后,他说他要在3年内做上海市场的老大。
关于王石,有太多人在写,而作为一个地产记者,没有见过王石,更没有访问过他,实在是一个遗憾。对于我,王石是个迷,但现在我正在试着解读这个神秘的人物——通过博客,通过听《最爱上海滩》。看他的博客,你会看到他的一张照片——很年轻,很帅,而给我的另一个感觉是——上海滩老大。听刘德华的《最爱上海滩》,很容易想到王石,一身豪气,一身传奇,还有那一脸的短碎胡子。王石曾经的辉煌,犹如《上海滩》中永远的许文强,枪林弹雨就是生活。
说他是“许文强”毫不夸张,许文强是个有故事的人,王石也是,通过他的眼睛,你可以看出来,许文强的那股豪气你也可以读出来,而且还有许文强的多情。会舞枪弄棒不是英雄,会抽烟喝酒不算好汉,有情有义才是“许文强”,相信再也没有第二人人制造出许文强抽烟的那个姿势,但是你看王石肩背挎包的照片,也会发现这同样是个经典,一如许文强抽烟。
更重要的是,王石与许文强相比还有许多相似点。王石是个军人,是个具有少数民族血统的军人。17岁时王石参军成为一个战士,5年后复员专业,他的祖上都一直有着军人血统。但在骨子里,王石是不怎么喜欢军旅生活的,“我的性格和军队要求的纪律格格不入。”他说, “我的母系是锡伯族,这是一个游牧民族,我祖上入清朝的镶蓝旗任将官,太姥爷是张作霖的少将旅长,东北军不抵抗时,出家当了道士。我和我的姐妹都非常爱看梅里美的作品,喜欢其中异族的、诡异的东西。”这些都与许文强身上那种草莽英雄味道及其相似。
另一个让人不能不说的是,王石的职业精神和建筑情节,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现代建筑企业之一,王石一路走来犹如穿过枪林弹雨中的列车,他所创造的许多个第一让后来者不能望其项背,其所沿承的建筑精神成为中国中国近代的典范。他走过的路,他的学习精神,他的体验精神,创造了一个中国企业家的鼎新形象,一如许文强创造的风靡上海滩的爱国青年英雄形象。物欲横流的今天,精神价值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显示出它巨大的魅力,犹如被人忘却了很久的“爱国主义”。有一个现象很能说明问题,在物质发达的国外,很多人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甚至超过爱自己的生命。而我国目前这一块似乎有些缺失,人们只在乎物质享受,没有了精神信仰。而王石,就像战乱年代的许文强找到了方向,把建筑当作一种自己的一种精神寄托,轰轰烈烈地干成了中国第一,当中的爱恨情仇和弯转奇谈应该不比许文强少多少。
与许文强相比,王石也同样一身是胆:企业社会责任、住宅产业化、中国当代第一个客家围屋,这一系列别人不敢做的王石都做得有声有色。
海员情节+军人情节+传奇经历塑造了王石的许文强形象,如果再加上刘德华的那首《最爱上海滩》,你不难想像,王石就是许文强,就是风云地产江湖中的许文强。像许多人不会忘记许文强一样,中国建筑史不会忘记的王石,不会忘记这位为中国建筑事业做出了不寻常探索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