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战秦琼
——评所谓“太平公主与王维的恋情”
谭汝为
汝为按语:这篇博文是当年热播电视剧《大明宫词》时写的,当时发给天津一家报纸,不用。后来一忙,就把这事儿撂倒一边儿了。我的写作习惯是有感而发,发辄搦管成文,像这样的陈年旧稿,随写随撂,束之高阁的还真不少。最近整理文稿时,发现多篇旧作,让弟子重新打印成电子版,择优选美,将陆续刊发在个人博客上。
电视剧《大明宫词》描写了太平公主对诗人王维的爱慕之情,多次用浓墨重彩烘托了王维曾给太平的诗作——“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亲!”(《相思》)“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少年行》)在两人离别二十年后再度相逢,太平责怪王维当年为什么不辞而别时,王维真诚的说:“当决心离开你的原因,就是担心自己爱上了你!”的确,风流潇洒的公主与风度翩翩的诗人间的纯真恋情很能打动观众。不少观众(尤其是女性)认为:饱受与薛绍、武攸嗣两次爱情婚姻悲剧折磨的太平公主,最理想的丈夫人选就是风流倜傥的诗人王维;并为他们的爱情失之交臂而扼腕叹息,甚至一掬同情之泪!
其实历史上的王维(700~761)和太平公主(?~713)风马牛,毫无瓜葛。在武则天病逝那年(705),太平的兄长中宗李显49岁,睿宗李旦43岁,由此推论太平当时大约40岁;而当时王维只有5岁。公元713年,太平公主在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又组织窦怀贞、岑羲、崔湜等人阴谋政变,结果谋泄被杀;而王维当时只有13岁。王维诗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玄宗开元七年(719)19岁时,第一次来长安赴京兆府试;转年进士及第。因此,王维和太平公主没见过面,再说两人年龄相差近40岁,根本没有相识相爱的可能。
历史剧创作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某些艺术虚构是允许的,也是正常的;但是,这种艺术虚构起码应该把历史名人之间的纠葛冲突限定在相同的时间范畴之内。因为人物所属时代的错乱,是历史题材创作的大忌。《大明宫词》所描写的历史背景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执政时期,属于初唐。在诗坛上和太平公主属于同时代的初唐著名诗人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刘希夷、贺知章、宋之问、沈佺期、张说、苏味道、苏颋等等。据史书记载:太平公主门下确实聚集了不少文士。如果在这部电视剧的创作中,为了适应太平公主与诗人雅士交往的构思需要,完全可以从上述初唐诗人中选材并加以提炼生发;即使进行某些艺术虚构,也无可厚非。但是,《大明宫词》却把太平公主去世时才13岁的王维,生硬地编造到所谓的爱情故事中去,就殊为不妥了。
况且,王维诗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大诗人,他生活在盛唐玄宗执政时期。和王维属于同时代的著名诗人有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储光羲等等。“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是他们共同经历的重大政治事件。综上所述,《大明宫词》把盛唐诗坛巨擘王维及其诗作硬拽入武则天时代,形成了明显的时代舛误;而关于太平公主与王维相知相恋的描写,更是“关公战秦琼”式的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