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8年社会职业培训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综述
一、2003年-2007年 孤 独
社会职业培训教育承载着大多数青年打工者的职业梦想。但这个教育领域,鲜有科学研究关注这个领域的教学研究。其发展屡遭受多样的非议,但从这些培训机构走出来的很多人,以其顽强的适应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能力的认可,虽然,他们学历低,理论知识有一定欠缺,但他们做到了实用性的技能人才标准,可以用自己受到的职业技能训练为社会创造价值。作为是这个领域第一个吃科学研究这一个“螃蟹”的人,几年来,一直在研究,一直在呼吁,一直在努力,虽然做出了些成绩,但总觉得还不够,还不能够满足这个领域的发展的需要,真的感受到自己好孤单,没有人跟上来。
所谓打工者,就是从全国各地来到广东东莞等工厂务工的青年,因为这些打工者,不仅仅是打工者个人问题,引发的是一个社会教育问题。每年这个群体的人只会有增无减,至少十年内这种状况还会持续下去。所以,社会职业培训教育实质上关系到千千万万青年打工者学习职业技能的教育需要。毕竟关系到大多数青年人的职业梦想。
目前,我在该领域通过创建平面设计专业技术培训学科体系的教学合作,主持社会职业培训教育教学整体改革的实践,通过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与教师的培训,倡导改革经验教学的职业培训模式,初见成效,见《2008年职业平面设计师专业技术建设白皮书》。
二、2008年:转 机
走到2008年到2009年交替之际,我要庆幸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与东莞盛世宏扬教育机构的教学合作成功,终于使得这个研究,得到了一种支持,因为这个机构是东莞社会职业培训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培训机构,旗下有多家职业培训学校开设在工业区,为打工者直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教育。
第二件事,就是遇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集意见,让我比较全面地从理论高度总结了这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思想和一些教学发现,并从以下十个方面近6700字的篇幅提出了我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1、建议国家把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写入规划纲要。
2、呼吁国家把满足国民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国民职业技术培训教育作为建立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出发点,从学校教育与社会培训教育形式的发展规律出发,指导教育投资建设,有计划地扶持社会培训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补充性教育发展力量。
3、呼吁国家鼓励在社会职业培训领域的第一线教学中的培训教师进行教学科学研究,要扶持一批从社会职业培训教学岗位上走出来的职业培训专家、学科带头人等等。
4、建议纲要规划积极处理和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应试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等的问题
5、呼吁国家科学规划教育体系和系列,让各个教育体系和系列在国家教育大版图上可以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自己发展的方向,自己发展的态度。
6、呼吁国家重视初高中分流到社会阶层打工的哪部分毕业生,在社会环境中的再教育问题,包括学历补偿性教育与职业技能的培训教育问题。
7、呼吁重视职业培训教育,还要注意“证书”现象。
8、呼吁国家对社会培训教育提供科学研究经费的支持,创造课题开发立项研究的条件。
9、呼吁国家鼓励更多的教育家与教师进入到社会职业培训教育领域,创办职业培训。
10、希望国家鼓励社会职业培训开展精品课程的探索和尝试性建设。
虽然这些内容目前还很不成熟,但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这些呼吁一定会得到相关方面的重视和研究的。我有信心。因为我对我们的国家、社会有这个信心。我相信国家一定会重视到所呼吁的这个领域的健康发展。
三、2009年 加 大
2009年,我将在现在的成绩基础上,积极做到:
一、50家社会职业培训学校,10所职业高级中学合作,10家中职院校合作,1-3家高职院校合作,10家中等院校合作,1-3家高等院校合作,10家中高级技工技师学校合作。(继续探索社会职业培训非学校模式教育与学校教育模式在教育分流的学生后继续教育衔接教育的规律、机制)。
二、五家师范院校合作(社会职业培训教育教师课堂教学管理艺术研究)。
三、国家级信誉良好的出版社合作出版精品教材。(为研究提供教材保障)
四、推进盛世宏扬教育的教学改革。(使该机构三年腾飞第一步“整合转型”计划成功实现)。
五、培养一支精品教材教师队伍,努力促进社会职业培训教育从经验教学水平逐渐走向科学教学水平。
六、建设一支教学研究队伍,使该领域教学科学研究逐渐走上正规、规范,符合国家教育发展的总体需要。
我希望能得到各界的支持,包括资金、学术、教学等方方面面。
冯明朗于广东东莞
2009年1月20日
2003-2008年社会职业培训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综述
评论
2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