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投网综合报道,尽管蒙牛集团在2月14日的发布会上,声称涉及可疑致癌物IGF-I的专利为技术储备,与特仑苏牛奶无关。但其拥有的另外一项专利文件,与此说法相悖。
蒙牛集团拥有的专利《富含造骨牛奶蛋白的巴氏杀菌乳及其生产方法》(申请号 200610031044.6)中提及,“目前,在市场上销售一种产品——骨牛奶蛋白,简称OMP。其主要成分为类胰岛素成长因子(IGF-1、IGF- 2)和转化生长因子。”可以看出,OMP牛奶不仅含有饱受争议的IGF-I,而且为生产方法申请了专利,产品也已上市,与“尚未应用”说法不符。
蒙牛集团技术总监母智深发表在《中国乳品工业》等杂志的三篇文章,也印证了这一点。而且,OMP牛奶中IGF-I成份为0.25-0.5%,蒙牛集团何以讳言IGF-I?国外的一些医学研究或许能给出答案。
1998年5月,Susan Hankinso博士发表于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文章《循环浓度IGF-I和患乳腺癌的风险》(Circulating concentrations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中提及,一项基于397名妇女的实验表明,IGF-I可能影响乳腺上皮细胞。血液中IGF-I含量越高的人,越容易患乳腺癌。早年获得密歇 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的方舟子也强调,众多学术报告都证明,血液中IGF-I含量较高的人,患肺癌、结肠直肠癌、膀胱癌等的概率高于常人。
2月17日,卫生部网站刊登了一篇关于OMP的报道,称“国内检验机构出具的关于OMP的食品安全毒理学检验报告表明,经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30 天喂养试验和致畸试验均未见不良影响。”不过在OMP确切成份尚有争议的情况下,有专家认为报告的科学性存疑。特仑苏质量风波爆发后,蒙牛集团解释称 OMP即碱性牛奶蛋白BMP,获得了美国食品医药品局FDA认证。
好投网查阅FDA公开资料发现,蒙牛所言与文件有出入。
这份编号为196的文件,是2006年FDA给日本雪印乳业有限公司(Snow Brand)关于添加BMP的回复。雪印提交申请的MBP添加量,为每次10-40毫克。回复的大致内容显示,根据雪印提供材料及其他信息,FDA不质疑 其在既定范围内添加BMP属“一般认为安全”的结论。但是,FDA本身不主动认定BMP的安全性。FDA文件也没有提及蒙牛强调的“用量不限”。
相关部门已经认定,OMP不属于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依照《食品卫生法》第四十四条,生产经营或者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规定的食品添加 剂,将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一位食品行业证券分析师透露,2007年特仑苏销售额在30亿-40 亿元左右。即使2008年三聚氰胺阴影下特仑苏销售额有所下降,蒙牛集团也可能面临高达数十亿元的罚款。
目前,卫生部相关负责人要求蒙牛依照《食品卫生法》第三十条的规定,提供输出国(地区)的相关资料,经口岸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审查检验,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但具体处理情况未做说明。
相关阅读:
随着卫生部、质检总局等国家六部委专家论证结果的公布,蒙牛特仑苏“OMP致癌”风波终于得以平静,关于特仑苏OMP牛奶致癌的种种传言也得以终结。2月
13日,卫生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组织卫生、营养、毒理、食品、农业等方面的专家对蒙牛公司使用的OMP食用安全性
进行论证认定:蒙牛特仑苏OMP牛奶没有健康危害,消费者可放心饮用。
据了解,OMP牛奶碱性蛋白相关产品已经在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畅销多年,其中包括在日本广受欢迎的明治“每日骨太”、MBP牛 奶等。国际研究成果显示,牛奶碱性蛋白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繁殖、促进造骨细胞的分裂,达到增强钙吸收并增加骨密度的效果。近年,蒙牛将相关产品引进国内,在 高端特仑苏产品系列中推出了OMP牛奶这一支新产品。目前,蒙牛公司已经按照有关部门的意见首先停止在产品中添加OMP,正在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相关申报手 续,显示出了蒙牛作为民族乳业翘楚的社会责任。
至此,蒙牛特仑苏OMP牛奶终于洗清了“致癌”的罪名,消费者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然而,充斥在超市卖场中那些众多被吹捧上天的产品, 被“神话”的品牌,是否也应该在OMP事件当中扪心自问,反躬自省呢?打开电视,登陆网络,走进商场,扑面而来的关于各种产品神奇功效的广告像肆虐的风暴 狂轰乱炸着消费者的每一根脆弱的神经,这其中有多少是不负责任的吹嘘,有多少是不切实际的夸张?一些品牌、产品全然无法达到广告所宣传的功能,更有甚者在 利益的驱使下,昧着良心在产品中掺杂各种有害成分,严重威胁着每一个无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与食品安全背道而驰的行径,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否则,下一个被聚焦的产品和企业也许无法像蒙牛特仑苏OMP牛奶这般真金不怕火炼,到那时,一场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
系列报道详情见:http://howvc.com/Html/venture/fastcompany/0221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