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再创业有感


  因贪污三百万元被判无期徒刑的原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保外就医后,转身投入农产品行业,短短五六年时间,如今拥有了果园2400亩,果树34万株,并请了两百多名工人,彻底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看到这个新闻,有很多感慨

  红塔集团原本是一家寂寂无名的小厂,在褚时健的带领下,一跃成为全国烟草行业的领头羊.如果褚时健出生在美国,无疑就是另一个杰克.韦尔奇,会成为无数职业经理人的榜样.如果褚时健晚些年走马上任红塔集团,体制已经允许他得到自己应有的回报.但褚时健偏偏赶上了新旧体制交替的时代,在即将退休的时候,为了三百万元,沦为阶下囚,就是难免的了.褚时健的落马,曾经引起过很大的社会轰动,甚至被命名为"五十九岁现象",可见不是个别人的问题.和其他许多醉生梦死,夜夜笙歌的贪官不同, 褚时健的业绩是有目共睹的.他的问题在于贡献与所得不成比例,所以,对他的落马,多少有些同情

   自己理解,保外就医的前提是患有重大疾病,不过,从新闻的内容看,如今八十二岁的褚时健是""(新闻的原话)精神矍铄,说话的声音沉稳清晰,走路稳健有力",如此推断,褚时健比司马懿装病还技高一筹.他如何保外就医的,可以独立成为一个话题,反正他是出来了.既然出来了,就当常人对待

   经常看到许多文章在讨论适合创业的年龄,多数说二三十岁,几乎都快成公理了. 但褚时健的再创业,给这些论调判了死刑. 创业和年龄无关,与时机有关. 自己有个朋友,他的舅舅本是体制内的人,因为站错了队伍,六十岁左右被迫开始创业,后来经营的也很成功

  把体制看的最清楚的,还是那些如今或者曾经身在体制内的人.另一位问题人物赖昌星,最近在接受加拿大中文媒体采访的时候,有一段话也是谈国内体制的,分析的也比较到位.可惜的是,国内媒体在转载时,给完全删除了.一个现象是,无论是褚时健还是赖昌星,都是有条件写出远比"月子"和"日子"更深刻的自传的,但二者却都没有此想法.看透不说透,是混迹社会之道

  落马的风云人物中,不排除有一些还是有两下子的. 给他们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也会干的不错,褚时健算是一个,希望他经营的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