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医疗体制改革


   

     建立公平和谐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扭转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被动局面,让广大百姓公平分享经济社会文明进步的医疗资源共同成果,一直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齐二药”造假事件、“欣弗”等事件的发生更是直接涉及到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趋向。      医疗改革的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能变,不能盲目照搬外国的发展模式;二是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不能变,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变成追求经济利益的场所;三是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居民健康权益的责任不能变,增加卫生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医疗卫生监管依然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1)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

  性,这就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不能完全由市场发挥作用。

      (2)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依法打击制售假药的不法企业和经营者,才能有效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3)遵循市场交易原则,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从不同方面规范着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天价医药费、假药事件破坏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历程表明,只有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清醒地认识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才能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