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绩效工资重在落实



      我国农村教师待遇低、收入少,农村师资流失严重,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很普遍。"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在大力倡导促进教育公平的今天,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既让人心痛又不可回避的话题。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不少地方的农村教师因为条件差、待遇低,或"孔雀东南飞"往城里调,或"鲤鱼跳农门"考研究生,农村学校好不容易培养了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却又因为收入、待遇等问题 "远走高飞",实在令人痛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农村为什么留不住优秀教师?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因此,要想真正确保农村教师享有应有的待遇,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师津补贴制度,将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保障直接列入财政预算,并对经济中等偏下的县市,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统筹资金予以扶持,对边远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教师,予以地区性农村补贴,同时,协调各级财政建立完善的农村教师社保制度。
      温总理指出,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实行城乡统筹,把农村教育放在重要地位。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还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教。总理话语暖人心,亲民爱民的指示令人感动,但要真正把农村教育办好,还需要通过强制性的立法介入或政府部门的行政介入,特别是相关部门真正为农村教师着想,不断提高他们的收入和待遇,才能真正留住人才,发展农村教育。

  农村教师之所以"孔雀东南飞",关键是好的制度和政策没落实到位。如果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城市一样或相差不大,教师聘任制能从发展教育的角度来制定和落实,而不是仅仅为减轻财政压力,还有几个教师愿意千辛万苦上调,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农村骨干教师的流失对农村孩子是不公平的,对农民也是不公平的,对缩小城乡差距更是不利的。因此,但愿城乡教师收入的巨大差距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希望我们的政府能早日把差距缩小,我们也期待:同是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老师,能够享受到一样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