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过冬?”
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占所有企业数量的99%,只占用了社会金融资源的20%,却创造了社会60%的GDP,创造了75%的社会就业率……从这一组数据中我们便可得出一个结论: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脊梁,最先应当得到国家的支持。而中小企业在其发展中是一个什么现状呢?基本上自生自灭。通常会遇到的困境是:1、缺人才;2、缺技术;3、缺资金。当它默默无闻或遭遇困境时,从来无人问津,而当它略有起色时,往往成为当地某些政府机构眼中的肥肉--被盯上了。每每碰到宏观调控,中小企业首当其冲会被做为调控的对象,总是第一个被“控”。这样的一个“待遇”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何等的不公平!我们再看看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国企在做些什么:砸三铁、下岗分流、再就业、股份制改造等等,基本上在忙这些事。而这个阶段,真真在为政府分忧、为社会担责的是中小企业。而最近一段时间,你一打开电视、报纸,不是2000万农民工返乡何处去?就是1000万大学生就业急!之类的报道,这些困境不禁让政府官员们大为棘手、挠头。以上情况已经够让人心烦的了,再加上一些雪上加霜的恐怖消息:2009年,是我们国家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我没记错的话,2008年雪灾时温总理就对全国人民讲过这样的话。如果这样,那今年就不是最困难了,而是最最最困难了!呵呵!
寒流袭来,经济的冬天不期而至,在举国上下都在一片嘘唏声中探讨如何过冬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不妨将目光转向中小企业,让这个曾经的脊梁再次发挥其中流砥柱的作用。她就像冬日里的一股暖流,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冬天不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