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全社会奋起抄底,则国家必强


    1994年的时候,卓达80%初始都是易货,但还是卖了一些,第一是价格特别低廉;第二,别墅品种,大部分人都没见识过;第三,给人们一种信心,比如一直持续坚持的福利、半福利物业措施,不仅兑现了,而且比原来又增加了很多内容,成了全国的金牌物业。第四,给客户讲宏观调控政策,讲今后房价必然大涨,后来事实也证明房价大涨,所有当时一千多元买的房子,后来都涨到3000、4000、5000,特别当我们进行旧区改造,回购的那些别墅,都涨了数倍以上。

    目前,经济形势对人们消费信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社会好比一艘船,如果乘客对船的彼岸、航线、舵手、船长、大副、二副、船的构造、补给、救生设备等都非常熟悉和相信,于是人们就没必要到了船上,先靠着救生筏坐着,没救生筏先整个救生衣搂在怀里,没救生衣先整个救生圈每天挎在脖子上。如果人们对这个船不相信,人们就靠救生筏、拽游泳衣、捞游泳圈,老百姓不敢大把的花钱,这是对社会远景预期最准确不过的一种检测手段。

中国的钱是自己攒的钱,自己花利己、利国家,所以我说现在消费就是爱国。假使谁都不消费,国家就得面临巨大压力,因为第一个月就有一半的企业不再干了,第二个月商店就开始关门。消费指数就是老百姓对国家的信任指数,这是最准确的一种方法。   

    卓达的反周期抄底的举措之一,启动国际发动机工业基地的背景是,现在有30多个国际上的汽车厂,这一次整个世界经济变局,迫使那些企业必须降低成本,扩大亚洲市场、中国市场,就得把发动机拿到中国来生产。这些大的汽车厂家委托清华大学来寻找项目合作方,清华大学找到了卓达山东的工业园区,一拍即合。所以,这个项目本身就是现在世界金融危机逼出来的,当然如果不是我们反经济周期运行,提前拿好土地,创造了合作条件,那这个项目就没法落脚。

    关于守和攻、进和退是辩证的,有的时候进就是最好的退,以进为退,攻就是最好的守,以攻为防。有的时候处理危机,退只能是死亡,不退反进。不退反进不论在战场上,还是商场上,还是实业上,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战场上就不用说了,不退反进例子就非常多。有的时候面对10万强敌,自己就3000,退就意味着死亡,不退反进,倒扭转了败局。经济上也是如此,我们当时如果采取收缩的状态,一连可能三年五年没有新项目,什么也做不了。但是卓达就面临着一个品牌延续性的问题,卓达品牌怎么延续,队伍是不是要裁减,我们的团队——卓达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团队就要发生变化,卓达物业品牌优势就不能发扬,也不能把无形资产转化成有形资产。

    所以说,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投入不是盲目的,以国际发动机工业基地项目为例,如果不是有国际上30多家企业都到中国来生产,如果不是他们需要更低成本的发动机,如果不是国内的车用、船用、矿山用大型发动机销售市场每年成两位数的增长,我们搞发动机工业基地,再卖到美国去?再卖到日本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1993年是播下种子,我有一个比方,好比你攀登悬崖绝壁,一步都不能登空,登空一步那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上边生产者破产,死亡的是不是商品,死亡的是商品生产者,跳楼的不是商品,是老板。像这种事情一般地说,一生也就一次,那是把心力、智力、脑力、体力、精力都用绝了,才做到这样一个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