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战国时,吕不韦协助异人(秦始皇的爹)当上了秦的国君,自己从一个商人变成一个宰相,而且有相当的权势,一度甚至是“摄政王”,从狭义的角度上说,吕不韦是成功的,他的经验值得我们回味。
异人是秦昭王的二儿子安国君的孩子,(昭王的孙子),安国君有很多很多老婆和儿子,异人的妈妈很普通,不受宠,因此异人很不被重视,秦国同赵国想打仗,政治的原因,把异人送到赵国当人质(人质有风险,一般是没人疼的孩子当),在赵国认识了吕不韦,按理说,在秦昭王的一大群孙子里,即使选二十人当国王,恐怕也选不到异人。有句话叫事在人为,还有一句话叫:困难总比办法多!看看吕不韦怎么做的。
他首先客观分析了局势:秦昭王比较长寿,他的大儿子(太子),没能活过父亲,死啦。因此,二儿子安国君就有可能当上国王。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对华阳夫人百依百顺,而恰巧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如果能让华阳夫人认异人做干儿子,哪那安国君死后,异人就能当国王了。
方案是对的,怎么开始呢?吕不韦先通过各种关系(主要是送礼)认识了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同他说:你要有麻烦了,因为你这个太子的小舅子太有钱了,而太子的儿子们都很穷,你目前有权是因为华阳夫人受宠,但华阳夫人没有儿子,一旦将来太子的哪位儿子当上国君,你不就完了么?吓唬完了,还要拿解决方案:让华阳夫人找一个孩子当干儿子,这样这个孩子将来就能立为太子,做上国王,而你就是国舅,当然就没事了!
说服阳泉君,再通过阳泉君和另一个姐姐一起说华阳夫人,大致意思是:你是靠美色侍奉人的,人老色衰后肯定不受宠,而你又没有孩子,将来老了,丈夫又死了,不是很可怜么?解决方案同样是要找一名干儿子立为太子,将来干儿子当上国王,你就是太后了,不就一劳永逸了么?而且要快,趁年轻时做,老了,不受宠了,就做不成了。
而且选人一定是安国君的一名倒霉的儿子,这样干儿子才会感激你、尊敬你。而现在,异人在安国君的儿子中最倒霉,最有才华,最仁义。。。。。。
大家知道结果的,事,成了!
总结一下:吕不韦说服阳泉君及华阳夫人都用了一种办法,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的未来考虑,设身处地的为他们谋划未来,同时寻找解决方案,吕不韦并不是单纯的忽悠,如果华阳夫人不按照吕不韦的建议,的确结果不好预料,可能果真会“死的很难看”,结果大家知道,华阳夫人果真当上了太后,安享晚年,而吕不韦也如愿当上了宰相。
我们在工作中,不停地要和别人合作,同各种各样的人合作,如果我们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的帮助别人谋划,从而在其中完成自己的事业(或利益),那么你就是一名成功的商人!
这里面有两点要注意:一是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二是要有自己的目标,一定把这两点统一起来!
别人有需求,你就会有机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做自己的事业!
做事情是需要聪明人的,把聪明用到对别人“好”上,你会发现事情得心应手,把聪明用到对自己“好”上,你会发现事情步履维艰!!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