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35℃,装备与数码评测


立春这一过,天气逐渐开始转暖了。今年冬天,北京都没怎么下雪。所以昨天收“手机报” 看新闻,说未来5-10天,北京局部还有2场大雪,我简直觉得跟“中国猪协” 要申办世界杯一样的新鲜……

 

于是,决定把年前去零下35℃的阿尔山之行晒晒,用照片来弥补大家看不到大雪的遗憾吧。

 

装备评测——衣服、鞋子、背包

 

羽绒服是Blackyak的,韩国品牌。因为考虑到要在冰天雪地里徒步,所以特意穿的是白鹅绒冲绒的专业登山用羽绒服。衣服的表皮用的是耐磨的30D面料,帽子可拆卸,且防风帽门做了加大,袖口里有弹性防风面料,算是已经很专业的极限防寒类、夹克型羽绒服。

 

事实证明,我总计在零下35℃里徒步了约四个小时,这羽绒服起了大作用。

 

背包是High Peak户外Zenith75+10升登山包,德国品牌。此包去年十一随我远征滇藏线,今年又陪我颠簸阿尔山,基本上每次都是一包装满全部行囊就上路了。其最大特点是采用了Function Facts背架系统和有调节带的加厚盆骨保护垫,背起来确实很舒服。

 

当然,打包技术的如何,决定了你能装多少东西和徒步时是否吃力。

 

鞋子是MILLET的,属于全山地型的高帮登山鞋系列,法国品牌。外料用的是Unback天然防水牛皮,超强耐磨尼龙,丝绒网纱面,里料用的是Gore-Tex防水透气膜。这一路,我脚上穿了一双上班时的袜子,外面穿着这双登山鞋,全程走下来,没有一丝寒意。

 

这是我使用的第四双登山鞋了——没办法,贪玩费鞋啊……

 

数码评测——相机、手机、笔记本

 

出门前,把我的Nikon D80升级到D90了。镜头则带的全部是Sigma的长枪短炮。我对我这个新宝贝D90有些狠心,因为怕手冷,又嫌揣来揣去太麻烦,整个一路,就让D90裸着挂在我脖子上。在如此的严寒环境下,Nikon D90和Sigma镜头表现出了超强的优秀能力。

 

优点:

1、电池续航能力非常强,连续三天雪地拍摄,我没有充过一次电;

2、在室、车内外,不间断地温差变化中,没有受温度和哈气等因素的影响,成像与平时无异;

瑕疵:

1、在零下35℃的环境中,裸露超过20分钟后,每次开机,按键处有细微的“吱”一声,回到室内环境后,声音既消失。不影响照片质量和快门反应速度;

2、全程照了大约700张照片,只有一次,Sigma超音波马达失控,回室内关机后重新开机,既恢复带动正常。0.14%的失控率,我已经非常满意了;

 

笔记本用的是Dell Studio1537,特意跑到室外开机折腾了一会儿。键盘、屏显等反应滞后约1-2秒,电池带电显示量比正常情况下少三分之二的时间……总体性能能接受。

 

最不能接受的是诺基亚手机!——虽然我是其忠实用户,虽然我全家人的手机都是诺基亚的。

 

具体表现:

Nokia N95:第一天在室外接了个电话,不到2分钟。接电话前是满格电池,接完电话半小时内,没电自动关机了。我以为是充电没充够的原因,当天回宾馆后,连续充电7小时。第二天上午滑雪后,接了2个电话,总计不超过15分钟,二小时内,又没电自动关机。

 

而在北京,我基本上可以一天半的时间,不用充电,且电话要频繁的多!

 

Nokia 6131:其表现更糟糕,在零下35℃的环境呆了一天,晚上回宾馆,拿出机器放了一会儿,竟然电池鼓了,把机器后盖顶开,关不上了!TNND,我至今还鼓着后盖、关不上的在用!

 

先声明,电池都是诺基亚原装、买机器时配的那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