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12号,债务重组


目录

第一节 债务重组概述
第二节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正文
 
第一节 债务重组概述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涉及债权人与债务人,对债权人而言,为“债权重组”,对债务人而言,为“债务重组”。为便于表述,统称为“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概念中强调了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的前提条件,并突出了债权人做出让步的实质内容,从而排除了债务人不处于财务困难条件下的债务重组、处于清算或改组时的债务重组,以及虽修改了债务条件,但实质上债权人并未做出让步的债务重组事项,如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债权人同意债务人用等值库存商品抵偿到期债务,但不调整偿还金额,实质上债权人并未做出让步,不属于债务重组准则规范的内容。
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债权人作出让步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债务重组准则)所定义的债务重组的基本特征。“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是指因债务人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经营陷人困境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其无法或者没有能力按原定条件偿还债务。“债权人作出让步”,是指债权人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者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或者价值偿还债务。债权人作出让步的情形包括债权人减免债务人部分债务本金或者利息、降低债务人应付债务的利率等。
    债务重组的方式主要包括:以资产清偿债务、将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以及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等。其中:以资产清偿债务,是指债务人转让其资产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方式。债务人用于清偿债务的资产包括现金资产和非现金资产,主要有:现金、存货、各种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投资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将债务转为资本,是指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资本,同时,债权人将债权转为股权的债务重组方式。债务转为资本时,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是将债务转为股本,对其他企业而言,是将债务转为实收资本。其结果是,债务人因此而增加股本(或实收资本),债权人因此而增加长期股权投资。债务人根据转换协议将应付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资本,属于正常情况下的转换,不能作为债务重组处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是指不包括上述两种方式在内的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的债务重组方式,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或免去债务利息等。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是指采用以上三种方式共同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方式。其组合偿债方式可能是:债务的一部分以资产清偿,一部分转为资本,另一部分则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债务重组准则着重解决了持续经营条件下债权人作出让步的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及其会计处理问题。
第二节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一、以资产清偿债务
    (一)以现金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
    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一般为债务的面值或本金、原值,如应付账款;如有利息的,还应加上应计末付利息,如长期借款等。
    债权人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债权人已对债权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冲减后尚有余额的,计入营业外支出:冲减后减值准备仍有余额的,应予转回并抵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来对债权计提减值准备的,应直接将该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
    (二)以非现金资户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
    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类别不同,其会计处理也略有不伺。
    1,债务人的处理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分清债务重组利得与资产转让损益的界限,并于债务重组当期予以确认。
    债务重组利得是指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非现金资产(即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计量:
(1)非现金资产属于企业持有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且该金融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金融资产的市价作为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2)非现金资产属于金融资产但该金融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的估值技术等合理的方法确定其公允价值。 (3)非现金资产属于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他资产,且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其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其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仍不能确定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合理的方法确定其公允价值。 资产转让损益,是指抵债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按照准则规定处理:
(1)非现金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 (2)非现金资产为固定资产的,应视同固定资产处置。 (3)非现金资产为无形资产的,视同无形资产处置。 (4)非现金资产为企业投资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扣除投资的账面价值(对投资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将相关的减值准备予以结转)及直接相关费用之后的余额确认为转让资产损益,计入投资收益。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一般为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余额扣除其资产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其中,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余额,是指非现金资产账户在期末的实际金额,即账户未扣除其资产减值准备之前的余额。未计提减值准备的非现金资产,其账面价值就是账面余额。
    2.债权人的处理
    对债权人来说,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当对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重组债权已经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债权人对重组债权分别提取了减值准备,那么只需要将上述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如果减值准备冲完该差额后,仍有余额,应予转回并抵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不再确认债务重组损失。如果债权人对重组债权不是分别提取减值准备,而是采取一揽子提取减值准备的方法,则债权人应将对应于该债务人的损失准备倒算出来,再确定是否确认债务重组损失。
    (例13—1)20×6年11月5日,乙公司销售一批材料给甲公司,含税价为2 340 000元。因甲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无法按合同规定偿还债务,20×7年9月10日,与乙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双方达成的债务重组协议内容如下:乙公司同意甲公司用其存货、固定资产抵偿该账款。其中;用于抵债的产品市价为800 000元,增值税率为17%,产品成本为700 000元;抵债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 200 000元,累计折旧为300 000元,评估确认的净值为850 000元。抵债资产均已转让完毕。甲公司发生的资产评估费用为6 500元。假定乙公司巳对该项债权计提坏账准备18 000元,乙公司在接受抵债资产时,安装设备发生的安装成本为15 000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债务人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1.计算:   
    重组债务应付账款的账面价值与抵债资产公允价值及增值税销项税额之间的差额
    =2 340 000一[800 000×(1十17%)+850 000]
    =2:340 000—1 786 000
    =554 000(元)
    差额554 000元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
    抵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800 000——700 000)+[850 000——(1 200 000——300 000)]
    =100 000——50 000
    =50 000(元)   
    差额50 000元,扣除转让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本例中为资产评估费用)6 500元后的数额为43 500元,为资产转让收益;
    各种非现金资产的转让损益计算如下:
    抵债产品的公允价值800 000元与其账面价值700 000元(若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应扣除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差额100 000元,为转让存货收益,体现在营业利润中。
    抵债设备的公允价值850 000元与其账面价值900 000元(账面原价一累计折旧一计提的减值准备,即1 200 000—300 000—0)的差额为一50 000元,扣除6 500元的资产评估费等费用后为一56 500元,为转让固定资产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2.会计分录:       
    (1)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设备    900 000
    累计折旧——××设备        300 000
贷;固定资产——××设备            1 200 000 
(2)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设备    6 500
贷;银行存款                6 500 
(3)结转债务重组利得及转让资产损益;     
    借:应付账敖一乙公司        2 34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000
    固定资产清理——××设备    850 0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554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700 000
    贷:库存商品         700,000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56 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设备    56 500
    债权人乙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1.计算:
    重组债权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与受让资产的公允价值及增值税进项税额之间的差额   
    =2 340 000一L800000×(1+17%)+850 000]
    =2 340 000——t 786 000  
    =554 000(元)   
    差额554 000元扣除计提的减值准备18 000元后的余额536 000元,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2.会计分录:   
    (1)结转债务重组损失: 
    借:库存商品    8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 000
    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        850 000
      坏账准备        18 0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536 000
    贷,应收账款——甲公司    2 340 000
    (2)支付安装成本:       
    借: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    15 000
    贷:银行存款    15 000
    (3)安装完毕达到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设备    865 000
贷: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    865 000
    二、以债务转为资本
    对债务人而言,将债务转为资本,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或者股权份额)确认为股本(或者实收资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或者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股本溢价(或者资本溢价)计入资本公积。
    重组债务账面价值超过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或者股权的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对于上市公司,其发行的股票有市价,因此,应以市价作为股份或者股权的公允价值;对于其他企业,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份或者股权可能没有市价,因此,应当采用恰当的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
    债务转为资本,债务人可能会发生一些税费,与股票发行直接相关的手续费等,可以作为抵减资本公积处理,其他税费,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如印花税等。
    对债权人而言,将债务转为资本,应当将因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确认为对债务人的投资,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股份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债权人已对债权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发生的相关税费,分别按照长期股权投资或者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   
    (例13—2)20×7年2月10日,乙公司销售一批材料给甲公司,应牧账款100 000元,合同约定6个月后结清款项。6个月后,由于甲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无法支付货款,与乙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经双方协议,乙公司同意甲公司以其股权抵偿该账款。乙公司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了坏账准备5 000元。假设转账后甲公司注册资本为5 000 000元,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7 600 000元,抵债股权占甲公司注册资本的1%。相关手续已办理完毕。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债务人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1.计算:
    重组债务应付账款的账面价值与所转股权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100 000—7 600000×1%
    =100 000——76 000
    =24 000(元)
    差额24 000元作为债务重组利得,所转股份的公允价值76 000元与实收资本50 000元(5 000 000×1%)的差额26 000元作为资本公积。
2.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    100 000
    贷:实收资本    50 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6 0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24 000
    债权人乙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1.计算:       
    重组债权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与所转让股权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100 000—7 600000×1%
    =100 000--76 000、 =24,000(元). 差额24 000元,扣除杯账准备·5 000元,计19 000元,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2.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    760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19 000
    坏账准备    5 000
    贷:应收账款    100 000 三;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清偿债务
    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清偿债务,是指债务人不以其资产清偿债务,也不将其债务转为资本,而是与债权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以减少未来债务本金、降低利率、减少或免除债务利息等方式清偿债务。   企业采用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应当区分是否涉及或有应付(或应收)金额进行会计处理; 所谓,或有应付《或应收)金额,是指需要根据未来某种事项出现而发生的应付’(或应收)金额,而且该未来事项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   
    (一)不涉及或有应付金额的债务重组   
    对债务人来说,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如修改后的债务条款中不涉及或有应付金额,则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大于重组后债务的人账价值(即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盾债务的公允价值)的差额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
    对债权人而言,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如修改后的债务条款中不涉及或有应收金额,则债权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的债权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如债权人已对该债权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二)涉及或有应付金额的债务重组       
    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的债务重组,修改后的债务条款如涉及或有应付金额,且该或有应付金额符合或有事项准则中有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该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人账价值(即重组后债务的公允价值)和预计负债金额之和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例如,债务重组协议规定,债务人在债务重组后一定时间里,其业绩改善到一定程度或者符合一定要求(如扭亏为盈、摆脱财务困境等),应向债权人额外支付一定款项,当债务人承担的或有应付金额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应当将该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       
    上述或有应付金额在随后会计期间没有发生的,企业应当冲销已确认的预计负债,同时确认营业外收入。   
    对债权人而言,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修改后的债务条款中涉及或有应收金额的,不应当确认或有应收金额,不得将其计入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根据谨慎性原则,或有应收金额属于或有资产,或有资产不予确认。只有在或有应收金额实际发生时,才计入当期损益。
    四、以组合方式清偿债务
    (一)债务人的处理
    债务重组以现金、非现金资产、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方式组合进行的,对债务人来说,应当依次以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人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人账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修改后的债务条款如涉及或有应付金额,且该或有应付金额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该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人账价值和预计负债金额之和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以上所产生的债务重组利得、资产转让损益等均于债务重组当期确认。
     (二)债权人的处理
    债务重组采用以现金、非现金资产、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方式组合进行的,对债权人来说,应先以收到的现金、受让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差额与将来应收金额进行比较,据此计算债务重组损失。债权人已对债权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以上产生的债务重组损失于债务重组当期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