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九华山地藏菩萨铜像工程说起……


  早晨浏览敬亭论坛时,看过翰墨传薪的帖子“九华圣境  佛佑天下”及一些跟帖后,引发笔者的一些思考,该帖称:周末和家人、朋友一起去九华山,在去往九华山风景区一个山谷中,一尊在建的铜像坐落其中,我们因好奇开车前往,看了旁边的介绍,原这尊佛像系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大铜像,铜像高99米,另加底座20米,锡杖高出像身头顶12米,是目前世界上露天最高的佛家铜像。计划于明年年中开光迎客。

  地藏菩萨铜像工程始建于1999年,计划总投资约8亿元,其中铜像主体造价超过3亿元。围绕铜像将兴建以声光电现代技术手段打造的佛教文化广场,总投资超过4亿元。目前在建设资金方面已得到确实保障。而铜像及广场整体对外开放后,将作为新的大铜像景区进行独立运营。


建成后的地藏菩萨露天铜像效果图


  这里先更正一下帖子的信息:“计划于明年年中开光迎客”的说法可能有点出入,应当是“预计在今年年底铜像工程将建成,在2010年择日开光并向游客开放。”其中4楼的网友看天下跟帖道:浪费。“到底浪费不浪费呢?”笔者不禁陷入思考之中,也对此做法进行一点探究,算作与网友们商榷,没有其它意思。

  众所周知,九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二十公里,与山西五台 、四川峨眉、 浙江普陀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崛起于长江之东,方圆120公里内,群峰罗列,九座主峰高耸入云,如莲华削成,最高峰十五峰海拔一千三百四十二米。

  地藏菩萨,梵名 Ksitigarbha,中文译音克施地嘎诃帕, 八大菩萨之一。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 其道场在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与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道场而闻名于世。九华山开辟为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成为一千多年来僧侣及大众的朝圣地,还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九华山有三座肉身殿,分别在神光岭、百岁宫、双溪寺。而神光岭肉身殿就是安置金地藏肉身的地方,亦称“地藏塔”。从大量史料来看,在九华山建地藏菩萨铜像都是合情合理、众望所归之举,这个笔者就不做过多阐述,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阅一下相关资料。

  也许正因为如此,1998年10月6日国家建设部、国家宗教局联合发文批准建设(城建﹝1998﹞18号)。由此拉开地藏菩萨铜像工程的序幕。此后,九华山佛教协会积极努力,及时申报成立了 “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筹建委员会”和“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工程建设指挥部”。



  那么计划总投资约8亿元的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工程到底浪费不浪费呢?笔者试举两例自己亲身见过的国内两尊佛像来说明这一情况。

  首先看看位于山东龙口的南山大佛,高38.66米,重380吨,选材锡青铜铸造,由232件佛体、108块莲花瓣、302个发髻、共642块锡青铜铸件组合而成这座举世罕见的锡青铜释迦牟尼大坐佛,堪称目前世界第一铜铸大坐佛。


山东龙口南山大佛


  南山大佛莲花座下建有功德堂、万佛堂、佛教历史博物馆。万佛堂内陈列着9999尊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金铜佛像,与大坐佛共同构成了万尊佛象的宏大阵容。佛教历史博物馆内展示了佛教文化兴起兴盛的历史记载,馆内还陈列展出了牟尼佛舍利等数十件文物和佛教文化艺术珍品。

  整个南山大佛工程仅南山大佛坐像至少8700万元人民币,2004年大佛开光迎客,这一举措为当地的旅游提供有力的支撑,南山旅游风景区首批被国家授予187处AAAA级景区之一。

  再看看江苏无锡灵山大佛,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该处原为唐宋名刹祥符寺之旧址,为保存古迹,弘扬文化,落实宗教政策,由修复祥符禅寺建造大佛立像筹建委筹划,在恢复祥符寺的同时,兴建八十八米高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佛立像。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

无锡灵山大佛



  灵山大佛是一尊佛祖释迦牟尼的铜铸立像,通高88米,佛体79米,莲花瓣9米。灵山大佛佛体(不含莲花瓣)由1560块6-8毫米厚的铜壁板构成,焊缝长达30余公里。灵山大佛铸铜约700吨,铜板面积达九千多平方米,约一个半足球场大小。由于高科技的运用,灵山大佛能抵御14级台风和8级地震的侵袭。而与灵山大佛为一体的最好看、最经典的节目,刚出生的释迦牟尼洗礼,很是壮观。

 

释迦牟尼洗礼



  矗立在无锡太湖之滨小灵山上灵山大佛造价约7亿人民币,1997年11月开光迎客,吸引各地各国佛教信徒和观光游客纷至沓来,人流如潮。灵山大佛的建造,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还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来朝拜、瞻仰灵山大佛的信众和游客将愈来愈多,使灵山景区在海内外旅游界和佛教界拥有越来越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

  九华山作为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又以地藏菩萨道场而闻名于世,即将建成的这座地藏菩萨露天铜像高99米,与九华山99座山峰、金地藏享年99岁的寓意相一致。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九华山地藏菩萨铜像工程耗资巨大,但这是值得的,它对弘扬地藏精神和佛教文化,振兴佛教名山,使九华山成为国际性佛教道场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建造地藏菩萨大铜像,对于进一步拓展九华山的对外影响,促进池州乃至安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早晨浏览敬亭论坛时,看过翰墨传薪的帖子“九华圣境  佛佑天下”及一些跟帖后,引发笔者的一些思考,该帖称:周末和家人、朋友一起去九华山,在去往九华山风景区一个山谷中,一尊在建的铜像坐落其中,我们因好奇开车前往,看了旁边的介绍,原这尊佛像系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大铜像,铜像高99米,另加底座20米,锡杖高出像身头顶12米,是目前世界上露天最高的佛家铜像。计划于明年年中开光迎客。

  地藏菩萨铜像工程始建于1999年,计划总投资约8亿元,其中铜像主体造价超过3亿元。围绕铜像将兴建以声光电现代技术手段打造的佛教文化广场,总投资超过4亿元。目前在建设资金方面已得到确实保障。而铜像及广场整体对外开放后,将作为新的大铜像景区进行独立运营。


建成后的地藏菩萨露天铜像效果图


  这里先更正一下帖子的信息:“计划于明年年中开光迎客”的说法可能有点出入,应当是“预计在今年年底铜像工程将建成,在2010年择日开光并向游客开放。”其中4楼的网友看天下跟帖道:浪费。“到底浪费不浪费呢?”笔者不禁陷入思考之中,也对此做法进行一点探究,算作与网友们商榷,没有其它意思。

  众所周知,九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二十公里,与山西五台 、四川峨眉、 浙江普陀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崛起于长江之东,方圆120公里内,群峰罗列,九座主峰高耸入云,如莲华削成,最高峰十五峰海拔一千三百四十二米。

  地藏菩萨,梵名 Ksitigarbha,中文译音克施地嘎诃帕, 八大菩萨之一。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 其道场在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与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道场而闻名于世。九华山开辟为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成为一千多年来僧侣及大众的朝圣地,还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九华山有三座肉身殿,分别在神光岭、百岁宫、双溪寺。而神光岭肉身殿就是安置金地藏肉身的地方,亦称“地藏塔”。从大量史料来看,在九华山建地藏菩萨铜像都是合情合理、众望所归之举,这个笔者就不做过多阐述,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阅一下相关资料。

  也许正因为如此,1998年10月6日国家建设部、国家宗教局联合发文批准建设(城建﹝1998﹞18号)。由此拉开地藏菩萨铜像工程的序幕。此后,九华山佛教协会积极努力,及时申报成立了 “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筹建委员会”和“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工程建设指挥部”。



  那么计划总投资约8亿元的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工程到底浪费不浪费呢?笔者试举两例自己亲身见过的国内两尊佛像来说明这一情况。

  首先看看位于山东龙口的南山大佛,高38.66米,重380吨,选材锡青铜铸造,由232件佛体、108块莲花瓣、302个发髻、共642块锡青铜铸件组合而成这座举世罕见的锡青铜释迦牟尼大坐佛,堪称目前世界第一铜铸大坐佛。


山东龙口南山大佛


  南山大佛莲花座下建有功德堂、万佛堂、佛教历史博物馆。万佛堂内陈列着9999尊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金铜佛像,与大坐佛共同构成了万尊佛象的宏大阵容。佛教历史博物馆内展示了佛教文化兴起兴盛的历史记载,馆内还陈列展出了牟尼佛舍利等数十件文物和佛教文化艺术珍品。

  整个南山大佛工程仅南山大佛坐像至少8700万元人民币,2004年大佛开光迎客,这一举措为当地的旅游提供有力的支撑,南山旅游风景区首批被国家授予187处AAAA级景区之一。

  再看看江苏无锡灵山大佛,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该处原为唐宋名刹祥符寺之旧址,为保存古迹,弘扬文化,落实宗教政策,由修复祥符禅寺建造大佛立像筹建委筹划,在恢复祥符寺的同时,兴建八十八米高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佛立像。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

无锡灵山大佛



  灵山大佛是一尊佛祖释迦牟尼的铜铸立像,通高88米,佛体79米,莲花瓣9米。灵山大佛佛体(不含莲花瓣)由1560块6-8毫米厚的铜壁板构成,焊缝长达30余公里。灵山大佛铸铜约700吨,铜板面积达九千多平方米,约一个半足球场大小。由于高科技的运用,灵山大佛能抵御14级台风和8级地震的侵袭。而与灵山大佛为一体的最好看、最经典的节目,刚出生的释迦牟尼洗礼,很是壮观。

 

释迦牟尼洗礼



  矗立在无锡太湖之滨小灵山上灵山大佛造价约7亿人民币,1997年11月开光迎客,吸引各地各国佛教信徒和观光游客纷至沓来,人流如潮。灵山大佛的建造,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还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来朝拜、瞻仰灵山大佛的信众和游客将愈来愈多,使灵山景区在海内外旅游界和佛教界拥有越来越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

  九华山作为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又以地藏菩萨道场而闻名于世,即将建成的这座地藏菩萨露天铜像高99米,与九华山99座山峰、金地藏享年99岁的寓意相一致。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九华山地藏菩萨铜像工程耗资巨大,但这是值得的,它对弘扬地藏精神和佛教文化,振兴佛教名山,使九华山成为国际性佛教道场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建造地藏菩萨大铜像,对于进一步拓展九华山的对外影响,促进池州乃至安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早晨浏览敬亭论坛时,看过翰墨传薪的帖子“九华圣境  佛佑天下”及一些跟帖后,引发笔者的一些思考,该帖称:周末和家人、朋友一起去九华山,在去往九华山风景区一个山谷中,一尊在建的铜像坐落其中,我们因好奇开车前往,看了旁边的介绍,原这尊佛像系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大铜像,铜像高99米,另加底座20米,锡杖高出像身头顶12米,是目前世界上露天最高的佛家铜像。计划于明年年中开光迎客。

  地藏菩萨铜像工程始建于1999年,计划总投资约8亿元,其中铜像主体造价超过3亿元。围绕铜像将兴建以声光电现代技术手段打造的佛教文化广场,总投资超过4亿元。目前在建设资金方面已得到确实保障。而铜像及广场整体对外开放后,将作为新的大铜像景区进行独立运营。


建成后的地藏菩萨露天铜像效果图


  这里先更正一下帖子的信息:“计划于明年年中开光迎客”的说法可能有点出入,应当是“预计在今年年底铜像工程将建成,在2010年择日开光并向游客开放。”其中4楼的网友看天下跟帖道:浪费。“到底浪费不浪费呢?”笔者不禁陷入思考之中,也对此做法进行一点探究,算作与网友们商榷,没有其它意思。

  众所周知,九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二十公里,与山西五台 、四川峨眉、 浙江普陀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崛起于长江之东,方圆120公里内,群峰罗列,九座主峰高耸入云,如莲华削成,最高峰十五峰海拔一千三百四十二米。

  地藏菩萨,梵名 Ksitigarbha,中文译音克施地嘎诃帕, 八大菩萨之一。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 其道场在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与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道场而闻名于世。九华山开辟为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成为一千多年来僧侣及大众的朝圣地,还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九华山有三座肉身殿,分别在神光岭、百岁宫、双溪寺。而神光岭肉身殿就是安置金地藏肉身的地方,亦称“地藏塔”。从大量史料来看,在九华山建地藏菩萨铜像都是合情合理、众望所归之举,这个笔者就不做过多阐述,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阅一下相关资料。

  也许正因为如此,1998年10月6日国家建设部、国家宗教局联合发文批准建设(城建﹝1998﹞18号)。由此拉开地藏菩萨铜像工程的序幕。此后,九华山佛教协会积极努力,及时申报成立了 “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筹建委员会”和“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工程建设指挥部”。



  那么计划总投资约8亿元的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工程到底浪费不浪费呢?笔者试举两例自己亲身见过的国内两尊佛像来说明这一情况。

  首先看看位于山东龙口的南山大佛,高38.66米,重380吨,选材锡青铜铸造,由232件佛体、108块莲花瓣、302个发髻、共642块锡青铜铸件组合而成这座举世罕见的锡青铜释迦牟尼大坐佛,堪称目前世界第一铜铸大坐佛。


山东龙口南山大佛


  南山大佛莲花座下建有功德堂、万佛堂、佛教历史博物馆。万佛堂内陈列着9999尊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金铜佛像,与大坐佛共同构成了万尊佛象的宏大阵容。佛教历史博物馆内展示了佛教文化兴起兴盛的历史记载,馆内还陈列展出了牟尼佛舍利等数十件文物和佛教文化艺术珍品。

  整个南山大佛工程仅南山大佛坐像至少8700万元人民币,2004年大佛开光迎客,这一举措为当地的旅游提供有力的支撑,南山旅游风景区首批被国家授予187处AAAA级景区之一。

  再看看江苏无锡灵山大佛,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该处原为唐宋名刹祥符寺之旧址,为保存古迹,弘扬文化,落实宗教政策,由修复祥符禅寺建造大佛立像筹建委筹划,在恢复祥符寺的同时,兴建八十八米高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佛立像。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

无锡灵山大佛



  灵山大佛是一尊佛祖释迦牟尼的铜铸立像,通高88米,佛体79米,莲花瓣9米。灵山大佛佛体(不含莲花瓣)由1560块6-8毫米厚的铜壁板构成,焊缝长达30余公里。灵山大佛铸铜约700吨,铜板面积达九千多平方米,约一个半足球场大小。由于高科技的运用,灵山大佛能抵御14级台风和8级地震的侵袭。而与灵山大佛为一体的最好看、最经典的节目,刚出生的释迦牟尼洗礼,很是壮观。

 

释迦牟尼洗礼



  矗立在无锡太湖之滨小灵山上灵山大佛造价约7亿人民币,1997年11月开光迎客,吸引各地各国佛教信徒和观光游客纷至沓来,人流如潮。灵山大佛的建造,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还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来朝拜、瞻仰灵山大佛的信众和游客将愈来愈多,使灵山景区在海内外旅游界和佛教界拥有越来越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

  九华山作为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又以地藏菩萨道场而闻名于世,即将建成的这座地藏菩萨露天铜像高99米,与九华山99座山峰、金地藏享年99岁的寓意相一致。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九华山地藏菩萨铜像工程耗资巨大,但这是值得的,它对弘扬地藏精神和佛教文化,振兴佛教名山,使九华山成为国际性佛教道场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建造地藏菩萨大铜像,对于进一步拓展九华山的对外影响,促进池州乃至安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 )     

  早晨浏览敬亭论坛时,看过翰墨传薪的帖子“九华圣境  佛佑天下”及一些跟帖后,引发笔者的一些思考,该帖称:周末和家人、朋友一起去九华山,在去往九华山风景区一个山谷中,一尊在建的铜像坐落其中,我们因好奇开车前往,看了旁边的介绍,原这尊佛像系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大铜像,铜像高99米,另加底座20米,锡杖高出像身头顶12米,是目前世界上露天最高的佛家铜像。计划于明年年中开光迎客。

  地藏菩萨铜像工程始建于1999年,计划总投资约8亿元,其中铜像主体造价超过3亿元。围绕铜像将兴建以声光电现代技术手段打造的佛教文化广场,总投资超过4亿元。目前在建设资金方面已得到确实保障。而铜像及广场整体对外开放后,将作为新的大铜像景区进行独立运营。


建成后的地藏菩萨露天铜像效果图


  这里先更正一下帖子的信息:“计划于明年年中开光迎客”的说法可能有点出入,应当是“预计在今年年底铜像工程将建成,在2010年择日开光并向游客开放。”其中4楼的网友看天下跟帖道:浪费。“到底浪费不浪费呢?”笔者不禁陷入思考之中,也对此做法进行一点探究,算作与网友们商榷,没有其它意思。

  众所周知,九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二十公里,与山西五台 、四川峨眉、 浙江普陀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崛起于长江之东,方圆120公里内,群峰罗列,九座主峰高耸入云,如莲华削成,最高峰十五峰海拔一千三百四十二米。

  地藏菩萨,梵名 Ksitigarbha,中文译音克施地嘎诃帕, 八大菩萨之一。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 其道场在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与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道场而闻名于世。九华山开辟为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成为一千多年来僧侣及大众的朝圣地,还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九华山有三座肉身殿,分别在神光岭、百岁宫、双溪寺。而神光岭肉身殿就是安置金地藏肉身的地方,亦称“地藏塔”。从大量史料来看,在九华山建地藏菩萨铜像都是合情合理、众望所归之举,这个笔者就不做过多阐述,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阅一下相关资料。

  也许正因为如此,1998年10月6日国家建设部、国家宗教局联合发文批准建设(城建﹝1998﹞18号)。由此拉开地藏菩萨铜像工程的序幕。此后,九华山佛教协会积极努力,及时申报成立了 “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筹建委员会”和“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工程建设指挥部”。



  那么计划总投资约8亿元的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工程到底浪费不浪费呢?笔者试举两例自己亲身见过的国内两尊佛像来说明这一情况。

  首先看看位于山东龙口的南山大佛,高38.66米,重380吨,选材锡青铜铸造,由232件佛体、108块莲花瓣、302个发髻、共642块锡青铜铸件组合而成这座举世罕见的锡青铜释迦牟尼大坐佛,堪称目前世界第一铜铸大坐佛。


山东龙口南山大佛


  南山大佛莲花座下建有功德堂、万佛堂、佛教历史博物馆。万佛堂内陈列着9999尊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金铜佛像,与大坐佛共同构成了万尊佛象的宏大阵容。佛教历史博物馆内展示了佛教文化兴起兴盛的历史记载,馆内还陈列展出了牟尼佛舍利等数十件文物和佛教文化艺术珍品。

  整个南山大佛工程仅南山大佛坐像至少8700万元人民币,2004年大佛开光迎客,这一举措为当地的旅游提供有力的支撑,南山旅游风景区首批被国家授予187处AAAA级景区之一。

  再看看江苏无锡灵山大佛,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该处原为唐宋名刹祥符寺之旧址,为保存古迹,弘扬文化,落实宗教政策,由修复祥符禅寺建造大佛立像筹建委筹划,在恢复祥符寺的同时,兴建八十八米高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佛立像。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

无锡灵山大佛



  灵山大佛是一尊佛祖释迦牟尼的铜铸立像,通高88米,佛体79米,莲花瓣9米。灵山大佛佛体(不含莲花瓣)由1560块6-8毫米厚的铜壁板构成,焊缝长达30余公里。灵山大佛铸铜约700吨,铜板面积达九千多平方米,约一个半足球场大小。由于高科技的运用,灵山大佛能抵御14级台风和8级地震的侵袭。而与灵山大佛为一体的最好看、最经典的节目,刚出生的释迦牟尼洗礼,很是壮观。

 

释迦牟尼洗礼



  矗立在无锡太湖之滨小灵山上灵山大佛造价约7亿人民币,1997年11月开光迎客,吸引各地各国佛教信徒和观光游客纷至沓来,人流如潮。灵山大佛的建造,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还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来朝拜、瞻仰灵山大佛的信众和游客将愈来愈多,使灵山景区在海内外旅游界和佛教界拥有越来越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

  九华山作为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又以地藏菩萨道场而闻名于世,即将建成的这座地藏菩萨露天铜像高99米,与九华山99座山峰、金地藏享年99岁的寓意相一致。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九华山地藏菩萨铜像工程耗资巨大,但这是值得的,它对弘扬地藏精神和佛教文化,振兴佛教名山,使九华山成为国际性佛教道场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建造地藏菩萨大铜像,对于进一步拓展九华山的对外影响,促进池州乃至安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