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两会的日益临近,“两会”后中国楼市何去何从成为近期业内普遍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刚刚走过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经济即面临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尚未见底的尴尬局面,又背负着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的双重压力。另外,在宏观经济增长面临“保八”考验的同时,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一直扑朔迷离,救市?振兴?回暖?还是暴跌?特殊背景下召开的两会究竟会对房地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房地产失宠,两会将对楼市采取“保守治疗”
从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结果中可以看出,房地产“落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暗示着中央层面对地产业宏观调控的指导方向并不像外界期望的那样力挺,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谨慎的态度。目前已经确定的产业振兴规划基本都是针对短期效果的调控,这与去年出台的一系列救市政策十分相似,可以说,房地产的此次“失宠”恰恰说明,中央层面更注重引导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基于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出的这种调控意图,我认为,两会上政府不会立即出台能在短期内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而将对楼市采取“保守治疗”。未来的政策调控将以继续深入和完善之前的政策为主,依然围绕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刺激住房刚性需求以及鼓励住房改善型需求的主基调开展。
楼市遭遇信心危机,购房抄底时机已到
其实步入09年以后,由于宏观调控的主基调不明朗,不论开发商还是购房者对楼市都抱有一种观望和期盼的心态,如今落选结果以定,楼市将在所难免的遭遇一场信心危机,持续已久的下行状态也将继续。
25日,房地产行业无缘进入十大产业振兴计划消息爆出之后,地产板块暴跌,位居跌幅榜第二位,机构集体发起对地产股的清货行动,净流出地产板块的资金超过6亿元,可以看出,对于资本投资机构以及开发商而言,寄予厚望的“救命草”没有出现,继续坚挺的信心遭遇着严峻考验,短时间内不会“杀回马枪”。
另外,目前房地产回暖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库存和购买力之间的矛盾,在全国超过4亿平米巨大的市场存量以及700万套经济适用房的份额冲击下,两会的“保守治疗”将使得购房者进入一种更“有信心”的观望,内需不畅、购买力匮乏的矛盾将被继续激化,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中国房价势必要步入较长时间的调整,短期内下行通道打开将成定局。因此,两会后楼市将正式拉开的抄底购房的序幕。
近期博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