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方案山寨版也有可取处
很多朋友对我说,越到医改公布之日,心情越是紧张,这是可以理解的。好事多磨,人们总期望有新的生活。我对政府的医改方案有些了解,但是政府方面在决定市场与政府的作用方面始终是没有一个成熟的的思维,从讨论到草案的制定;在从草案的第一稿到将来要公布的终稿一定有了不少的变化,我的说变化不是文字的变化,而是观点的变化。将来的终稿会是什么样子呢?拭目以待。
其实,对医改的关心程度,民间有很多意见是值得我们参考的,在我看来,虽然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会有不同,但是观点上可能会更加鲜明。
网友李海林多次建议我趁医改方案没有正式公布之前,把他的“山寨版医改方案”放在我这里让大家讨论。因为他觉得菠菜园会引起政府、领导和媒体的关注,特别是广大网友的关注。领导是否会关注呢,我不知道,但是民间一定是很热烈的。
李海林对医改进行了历时3年研究,也耗资若干人民币,他说自己的山寨版或称为草根版的医改方案,会让人想起安徽凤阳小岗村的一纸农民协议,“分田到户”四个字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他的山寨版医改方案理论基础是“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九个字,方案的核心只有四句话(比医改征求意见稿13000字少多了呵),非常通俗易懂,也便于操作执行,但是如何呢?有兴趣者不妨也化点时间阅读一下。
《山寨版医改方案》
物质层面,回归真实价格;
技术层面,医学求真与合理用药;
利益层面,五方共赢和谐价值链;
管治层面,五分开!
物质层面,回归真实价格
《注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医疗机构的药品、器械、耗材、基建和办公用品等一切物质层面东西的采购都回归到真实成本采购,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每年可以为医疗机构节约40%左右的财务支出,细算下来,全国每年可以节省3000亿以上(等于国家投入了3000多亿元),节流潜力巨大,何愁没有资金解决医护人员的收入问题.观点:不防腐不足以惠民,公立医院领导必需按民营医院的老板的思维去组织物质采购(1分钱1分钱的抠),为民众为全院职工把好资金关!
技术层面,医学求真与合理用药
《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每个患者(每个人)都希望给自己看病的医生即通医又懂药且为患者服务时不带任何利益色彩,真正做到医学求真与合理用药,不做过度治疗,不小病大治,杜绝或减少误诊,不开大处方,减少滥用药现象。这需要国家加强医药学教育(医学与药学在本科阶段合并,硕士阶段再细分)和工作中的再培训,这需要国家采取措施铲除一些为利益团体代言的“学术霸权主义者”,这需要国家提高医药从业人员的从业门槛,为民众的健康选好“执行人”。
利益层面,五方共赢和谐价值链
《注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任何改革都涉及到利益链的重组,必然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很多改革的失败都是因为没有科学的解决利益链问题所致,故我们在设计医改方案时,对于利益链的重组必需保持高度的清醒,更要有足够的智慧。通过对医药利益链的深度剖析,发现其实阻碍医改的势力的力量其实很脆弱,因为阻碍者无非是一些行贿受贿者权力寻租者伪科学传播者或滥用药物者,这一伙人从人数上来看只占中国总人口的1%以下且他(她)们互相并不能形成有组织的力量,他(她)们的致命伤是其行为既缺德又犯法,压根不敢在阳光下现影,只要我们的方案足够科学,成功是必然的!
五方共赢是指“患者、医护药剂专业人士、医药商业服务者、生产企业和政府行政管理者”这五方是必需参与者,五方人士各司其位各尽其职各得其所合理分配利益合理设计绩效方案公开公平和谐顺畅皆大欢喜,而不必要的居间人不必要的“公权决策者”不必要的广告投入不必要的伪科学信息和产品提供者全部出局,省下的利益归还患者,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自然解决。
理由:
1、医生的待遇最终要走税收买单道路即公务员制,全国13亿人民能够给800万医护人员体面的生活保障
2、采购实践证明,药品的真实生产成本并不高,95%的药品的生产成本在8元以内,药品贵的原因在于伪科学的误导中间环节太多宣传推广成本太高管理组织效率太低等,唯有药学服务思想和集成化供应链思想才是解决之道3、国家应由不带任何利益色彩的第三方机构尽快制定《基本药物目录600品》并限定零售价格(平均在10元以内)向社会公布,规定医院使用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销售额占比不低于总额的90%,任何独家品种(价格操纵)和广告药品(医保农合资金为广告费买单对人民不公平)一律不得进入基本目录。
管治层面,五分开!
《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医药领域有“公益、公平、公开”的特征,必需是政府主导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而非市场主导)!如何管治这一民生大事,考验一个国家的行政智慧。五分开具体是“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这“四分开”加上“收支二条线分开”共计“五分开”。“四分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已有论述(具体解读略),“收支二条线分开”是特别强调的“分开”,因为唯此才可以彻底解决以药养医和因利施治的问题,况且有“收”才有“支”,不然“支”从何来?不然不可持续发展!(医药分开只是不要以药养医了,而非把药房从医院脱离出来的蛮办法。医药分开不分家,精医通药民所愿呀!)
民间的医改建议很多很多,网友醉卧商场经常“叫嚷”和“抱怨”卫生部门垄断资源,甚至腐败。我们不去讨论他的指责对或错,但是我认为他“紧抓公益性医疗机构一点,放开盈利性医疗机构一片”的提法很有见地(不是全部,也不要苛求“民间”的技术性很强,毕竟他(们)掌握的信息受到局限),他认为:
紧抓公益性医疗机构一头的具体做法是:
一、采取收支两条线制度
公益性医疗机构,政府可以采取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采取“多缴少补”政策,维持医院运转,切断医院与医生的趋利行为,给群众提供最基本的健康服务。
二、设立单病种治疗最高限价
公益性医疗机构,设立单病种治疗最高限价制度。对超出限价部分费用,医院与医生按比例分担,避免大处方、大检查、与过度治疗,使医院与医生付出的代价比收受回扣的利益高,从而切断医院与医生收回扣行为。
三、奖励少花钱治好病行为
以最高限价为基准,节约出来的部分,按比例给予医生奖励。
三、鼓励医生多看病
医生可按挂号费的比例奖励医生,继续执行患者选医生制度,鼓励医生多看病,信誉高的医生奖励多,避免医生“怠工”与为了节约不顾医疗质量。让医生在节约与医疗质量中自己寻找平衡点。医疗质量差的医生利益少,确保医疗质量与节约。
四、按政府的能力逐步发展公益性医院
从少到多,以公平、可及为原则,按医疗规划严格设置,根据政府的财政能力逐步发展,先从经济差的农村开始,保证穷人能看得起病。
放开盈利性医疗机构一片
一、放开医疗市场
打破部门垄断,开放医疗市场,赢利性医疗机构以市场为导向,取消地区医疗规划设置,放开医疗价格,自主定价,自由竞争,以竞争来促进医疗机构的不断优化,支持鼓励社会资金设立赢利性医疗机构,赢利性医疗机构给患者提供多层次的医疗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患者的医疗需求,把税收补贴公益性医疗机构。
二、鼓励符合条件的医生开设诊所
鼓励符合条件的医生,在自己家的小区设立诊所,方便居民就医,减低医生的行医费用。
消除腐败空间
一、设立行政程序
设立行政程序,民主、科学设立行政程序,以程序控权,审批权下放到行政服务中心,消除人为随意性,避免以权谋私。
二、管办分开,切断卫生行政部门与公立医院的利益链条,避免部门垄断。如可把卫生监督所提升为卫生管理局,卫生局办医院,卫生管理局管医院。
三、加强问责
以上不是本人的观点,只是提出给大家思考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