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版的医药零差价
刚下飞机,看到今天(4日)《公立医院改革需要民间意见》 一文获得很多人的响应,意见是多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认为争论是好的,在这里没有谁对与错的。关键是我们从什么角度看。今天(4日)的研讨会,来自各地的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的代表,二十余人,他们的观点也各异,各舒己见,没有去辩论谁对谁错。确实也是这样,只要能够解决群众看病问题的,不管什么体制都应该是可以采取的。当然,关键是成本的问题。
最近在菠菜园这里出现繁荣的景象,说明大家是非常关注即将出台的新医改方案,大家提出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8500亿元的监管问题提出极大的关注,还有医院里无证人员的行医问题,新农合的问题,医改后费用上涨的问题等等,鉴于本人能力、精力与时间有限,没有一一作答,深表歉意。这里我还是选择一篇匿名作者写的一篇文章,讨论的是医药零差价及其问题。作者身份不明,好象是医生,不管怎么样,他的观点似乎也很新颖。
医药零差价是符合十七大提出的医药分开原则,可以杜绝因医药的高额利润和诱人回扣而多开药开高价药的普遍现象,如果仅仅把药品从医院药房剥离到市场药房,这又是一套不成熟的方案,只是利益转移罢了,且更加会造成用药不安全和不合理的隐患。既然药品降价了二十几次,也不见老百姓医疗费用有下降的实际感受,农保保了百分之三十也不见得就医实际付出有所减少,那为什么不干脆来个零差价医疗,也只有零差价才能真正体医务工作者应有的白衣天使本色,也只有零差价才能杜绝垄断和机构之间的利益争夺,也只有零差价才可以让效益工资向技术和劳力付出价值工资转移。
应该说零差价操作既方便又迎合老百姓的需求,因为现阶段的医改最主要的任务是如何解决看病贵,至于看病难,在农村一般地区也已基本不存在了,只是一些协调的问题,不要只看到大医院人满为患,可一些乡镇医院许多是门可罗雀,一般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敢进大医院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现在交通又很便捷,所以稍严重的病宁可上县市级医院,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大都在全科的村卫生室就诊,既方便又实惠。老百姓不指望一套全免或完美的方案,但至少不能把老百姓所厚望的新医改方案定位于一个不确定的怪圈之中,因为畸型的医疗市场化永远是一个万恶的填不满的黑洞,如果靠监督来弥补体制的欠缺那更是悲哀的,杯水车薪的。因为谁也不知道以后医疗保险百分比的脚步是否跑得过医疗费用上涨的速度还是一个问题,所以只有零差价才能体现公平、公正。大家都知道现在有的药品批零价格实在差得离谱,有些医疗机构更是滥用得离谱。但这也不仅仅是医疗机构单方面的因素,在现今的畸型医疗市场化体制下,政府管理失位,医患矛盾激化也是其主要原因。而医药实行零差价,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无需医保老百姓也很满意,根本不用什么医保、农保,但对于老百姓难以承受的大病、重病可以再提高报销或补助比例,这样既可以省略许多烦杂的报销手续和减少无数的所谓监督和管理人员的安排。
如果全国人民都有一样的医保,那这个医保就没有一点意义了,这就说明医保是现阶段一个社会不合理、不和谐的产物。现在的医保就是在这个畸型的医疗市场化体制下老百姓为抵制医疗费用无限虚高而作出的无奈选择,也是政府默认的现今医疗费用对一般老百姓而言是难以承受的而给予的一点点恩赐。但如果政府把医保看成是一般民众受益,那等于是吹捧医疗市场化!认可现今畸型的医疗市场化!放任一些医疗机构以药肥医,以械肥医!医、药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如果一个医生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努力刻意地追求利益最大化,想必没有一个人会表示赞同的,勿庸置疑将会受到整个社会的齐声谴责,同时自已的良心也不会得到安宁的,但如今是整个行业大多麻木了!这就是这个社会的悲哀,这就是对构建和谐社会最大的讽刺!如果医疗改革任凭利益集团一句要发展要生存就听之任之,如果医疗改革把全国人民因畸型的医疗市场化而多用医药费(现今全国人民因此多用只少三分之一的医药费用)因出于厂方和医疗机构的压力而不予压制的话,那等于是放任作恶(过度治疗、滥用药物本身就是罪恶),那还要什么医改!老百姓只有在“有所改善、不断提高、不断巩固、有效降低”的宏观调控中慢慢煎熬。总理不惜多化的几千亿也将会鲸呑蚕食般地进入当今畸型的医疗市场化机构的无底黑洞!
如果闹得沸沸扬扬的医改仅仅停留在医保百分比的怪圈之中,可以说这又是一次失败的医改、是无视民意的医改、是利益阶层驾驭政府导向的医改,这不仅有违十七大提出的以人为本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更是对创建和谐社会人为地制造障碍。如果政府真心为老百姓好,就不应该把医疗这个事关民生问题的大事置于人神共愤的悲哀之境,就不应该为维护少数利益阶层而不惜损害广大老百姓的民生权利。现在国家没有能力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但是有能力解决医生的待遇问题,有能力开展医学科学研究,所以现阶段要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医改的成果也就只有真正实行医药零差价。
——LXKY
(本文不代表本人的观点,也没有价值取向,只不过觉得有点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