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是决定项目投资成败的核心要素


    一个项目的投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这个项目本身的生命力,是它市场的容量。像国际发动机工业基地这样的项目,在我们国家的市场是巨大的,从全球整体上来看,恐怕也没有任何一个市场像中国这么大,对汽车、对船舶、对矿山,加上刚才我讲的根据中央新的政策,大量的农机将广泛地进入农村,需求量如此之大,所有的车辆都离不开发动机,所以它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好的。

    在合作模式上我们采取中中外的模式,也可能是两家中,也可能是五家中,其中就包括这些生产车、船、其他动力机械单位早期加入合作,那么就等于它拥有股份,同时也投了一部分资,同时它也是发动机的消费者、使用者,可以得到两个方面的好处:第一,早期投资,股份上会有回报。第二,由于早期投资,那么在使用这些发动机的时候,它比市场价格要低一些,所以有效地降低它的成本。因此说,一个好项目是靠它自身的生命力来获得资金。卓达搞的是国际发动机工业基地,也就是说这个基地本身就是一台发动机,这台发动机必须得具备放在一个非常庞大的航母上,它是它的推进器、引擎。放在一个最先进的航空器上、飞机上,那么它也起着螺旋桨、推进器的作用。如果这个项目自身不行,就纵然有一些金融机构投资,这个项目站不住,也不会再有人往里投资。所以关键是项目本身。

    因此这个项目的成败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项目本身,二是我们各方合作的运作能力。有了这两个有利条件,资金就不是最主要的,因为我们国家有很多这样的例证,有一些项目非常好,但是由于运作得不当,最后搁浅;也有的项目有充沛的资金,但是无果而终,也做不起来。

    金融危机对这次国际发动机基地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果不是金融危机,一年以后,中国经济再复苏,土地的价格、建设费用价格等所有的成本都将大幅提高,这是一个不利。因此,经济下行带来的好处就是各种成本都非常低。如果拖延一年,到时候会有很多地方同时在张罗做这类工业基地,真能做的也在做,做不起来的也在做,根本没能力做的也在做,几十方都在做,最后这个项目就被活活做死了,做不起来。正因为现在处于危机状态,萧条,经济下行,所以我们是反周期而动,因此,好多人都潮水般退去了,我们再逆势而上,给我们腾出了空间,这是最难得的机会。所以,凡事一利一弊。还有国际上这些大的生产厂家、汽车厂家,如果没有这次国际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他们也不会把眼光纷纷转向中国,因为到中国来生产,毫无疑问,成本将大幅降低,这也是它应对危机所采取的措施之一。

    这是一个令人非常兴奋、激动的时刻,也是让一个人产生强大的责任心和激情的时刻,希望到明年暑期,我们的国际发动机工业基地,能看到一番欣欣向荣、热火朝天的大建设景象。不仅如此,能够看到我们的项目第一期工程接近尾声,也就是说,用一年半时间或两年时间我们迈出一大步。因为这毕竟是我们民族工业中的一件大事,这个项目是卓达的,是清华的,是文登的,是中机联的,但它更是我们国家的,是我们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