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启盈
今年两会,通信业最大的亮点是,3G业务在两会上的首次亮相。中移动强大的代表团没有让代表委员失望,自主研发的TD终于犹抱琵琶半遮面。据说一些参会的代表委员和媒体记者都用上上了TD手机和本本。
先不管信号如何,网络如何,TD能够走进会场,也算一个标志性事件。
回顾2008年的两会,代表委员关注通信业,多数在电信业重组上。无论是讨论把运营商分成几家,机构如何设置以及《电信法》等宏观问题。
今年问题更加具体化,譬如手机上网是按时间计费还是按流量计费,运营商不要要控制短信群发等等,与老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具体问题。
其实,随着3G牌照的发放,讨论3G业务究竟如何更好服务于百姓,当然是一个不错的方向。但是,目前中国电信市场还是比较混乱,山寨机的问题没有给予合理性的解释,Wi-Fi的市场准入还没有给予明确的答案,电信业关系到基础设施建设的无线城市规划还没有统一标准。关于3G的商用问题可以说是“盲人摸象”,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3G”。如视频行业认为其对语音视频有应用;小区管理则认为可作为视频监控使用;信息化方面则最多的是移动互联网及其电子商务。但是,具体商用模式是什么,谁来买单?有多大的市场蛋糕等等。代表委员应该为3G商用考虑更长远一些,多提一些涉及民生的电信问题。
3G在各行各业到底如何具体应用?如何才能把3G业务应用于改善国计民生,这可能才是一个大问题。(更多见代表委员访谈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