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慨:在新西兰渔猎一天


    从新西兰北岛的北部顶端的王加鲁(WHANGAROA)港出发不远就是可以钓鱼的湾区,再远一点就可以直接进到太平洋里去钓鱼。我们的钓鱼从早上8点半就开始了。帮助我们驾船的是布朗恩,一位在海上有了16年经验的老手,他红色的脸庞与慈善的笑容,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信赖感。他的手是渔人常有的粗手,但是身手异常娇捷:扎钩、穿线、上食、取鱼、修杆、煮茶、烤鱼、做三明治、洗盘不只一把抓,而且非常快速。布朗恩看起来也是非常开朗的人,什么都知道一点,什么都有点感慨,所以很容易与人谈得来。

    9点左右我们在湾区钓鱼。特别让我见识的是布朗恩用声纳追踪鱼群,决定下钓的地方,所以刚出船不久,我们就钓上了两条小鱼来。在湾区钓鱼用的是假饵,原来上面只是塑料的彩色材料,引诱鱼上钩,其实啥东西也没有,但是的确有鱼上钩的。我记得在《钓鱼课》一书中,作者曾经谴责这种欺诈性的诱鱼行为,布朗恩则说这个方法是日本人发明的。一个小时后我们又出到大洋上钓鱼,鱼钩与鱼食都换了,鱼饵用的是小金枪鱼块,甚至冻鱼头,我们一下钩很快就钓上来两条。布朗恩直接把我们先前钓的两条小鱼直接穿到鱼钩上用来钓鱼,结果一会儿我就钓上一条王鱼来,这鱼大概有十六公斤重,但布朗恩根据法定的标准,这鱼才刚达到捕捞的标准,因为最大应该到五六十公斤一条呢。其实一开始钓鱼的运气不错,半个小时内钓了五六条,我们前面把所有的鱼都放了,结果到后面钓的少多了,以至于等着中午吃的鱼都着急了。12点多的时候钓上来一条新西兰石斑鱼,布朗恩将这鱼片下两半,去鱼皮,取下净肉,然后放到微波炉中加工了几分钟,白烤鱼排就出来了,配上日本酱油与芥末,味道相当不错。我本还请教布朗恩哪种鱼更好吃,他说了几种但是我与中文鱼名对不上,然后他就索性说,“大海里新鲜捞出来的鱼,因为新鲜怎么的也好吃”。等我们吃了刚钓的石斑,我们对他说的话就完全信服了——刚出海的鱼味道即使白烤也真的很好。老布还介绍他看不惯到来此捕鱼的日本人的萨西米的吃法、腌鱼的吃饭和韩国人煮泡菜的吃法,然后哈哈大笑说,各有各的吃法哦。下午的运气就不是那么好,直到三点,鱼是钓到了几条,但是都不够大。在海面上亲眼看到围绕礁石有蓝色的海鱼在水面巡游,但是却无招让他们上我们的钩。

    新西兰的海从岸边到洋中,水都是那样清明透亮。布朗恩介绍说,新西兰现在不让网捕,也严格限制国际捕捞,还有休渔期,很多鱼类规定了捕捞的尺寸。布朗恩说因为有这些措施,前几年一度减少的鱼类现在又开始增多,并且变大,所以现在捕鱼,收获又多起来。布朗恩表扬远处一个小艇上的渔人很有耐心,我说钓鱼的确很考验人的耐心呢。其实,在阳光明媚的海上,下来海钓,将鱼杆插在鱼船的杆孔中,然后你就可以悠闲地喝茶饮水,看书吹牛,就只管看看海钓杆是不是有动静,有时一候半天,有时可能要同时看到两根杆颤动,那就相当于同时中彩。如果有鱼上钩,尤其如果是大鱼的话,那旋线收杆的时候能感受沉甸甸的,甚至会到手酸的程度,但是从内心来说,期待沉甸甸可比那样一直休闲着要有成就感多了。

 

(图片选自wwww.google.cn)

 

昨日场景:乘直升机去考察海上活火山岛,岩浆就在火山口转悠,到处在嘶嘶作响,壮观而令人震撼。下午随毛利大厨老查访莫叩牙神秘岛,探寻可食植物。晚参与毛利人塔普仪式和地热景观,吃毛利餐杭伊。

 

今日小诗:

古杉

 

淡淡的,

面对今人和古人热情的面。

淡淡的,

夜看基维啼声或密或稀的夜。

淡淡的,

间容了山海的合并与离间。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芋香红肉

半斤以上大芋头一只,去皮切成长条形片块,备用。连皮猪臀肉一斤,牛腿肉一斤,各切成半寸见方小块,揉以淀粉少许,加姜片,在凉水中煮到开,沸后并持续五分钟取出,清水中完全洗净。起油锅,放花椒干椒少许于油中,煎后取出,放入猪牛肉炒两分钟,以烈酒一两为料酒,然后放入老抽、食盐酌量,香醋少许,葱末蒜粒适量,五小碗水至肉可浮起。煮开转小火焖烧45分钟,加冰糖酌量,并加入芋块,视情可调整加入少许热水,用骨汤更佳,更烧十五分,翻动后再煮五六分即可盛盘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