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追越远,移动时代AMD难作为


  据国外发布的2008年全球芯片厂商排名报告称,Intel继续蝉联第一,而AMD却跌出前十名,排名第十二,它也是08年唯一跌出前十的芯片制造商。由此看来,一直叫嚷着永不放弃和Intel决战的AMD,它与Intel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了。借用小沈阳的一句台词:这是为什么呢?嚎?

  AMD移动处理器市场处于绝对弱势

  从全球PC市场的增长情况来看,笔记本已经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笔记本市场仍将是PC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在移动处理器市场,Intel一直占据优势。这也是为什么AMD的份额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与台式PC和服务器相比,AMD在移动处理器市场的产品线是最短的,除了前段时间推出的首款移动平台化的Puma外,大都是比较低端的移动处理器,且种类很少,这与英特尔完整的迅驰移动平台完全不敢相提并论。尽管AMD新的首席执行官表示收购ATI后的优势会在今年的移动处理器市场显示出来,但这不过是一种“王婆卖瓜”式的预言,有待验证。

  Intel凭借Atom打低价,专为超便携电脑量身打造,再加上酷睿和迅驰,共同构成Intel三大笔记本芯片平台,占据低中高端市场, AMD完全没有一点生存的空间。由于迅驰技术的持续打压,AMD在移动市场可以说是奄奄一息,于是有消息称,AMD为了生存,或许会傍上“山寨”,从而与Intel进行抗衡。但是“山寨”毕竟是“黑市”,摆不上台面的,如若AMD沦为“山寨”,岂不是弃良为娼?那和Intel将不再是同一个档次,也就是说,连称“对手”的资格都将丧失。

  战略决策失误,只能渐行渐远

  AMD犯下的决策错误太多了。比如AMD总是在技术尚未完善或达到的情况下,就向外界宣称自己的产品将达到什么样的光芒,结果却让对手参透玄机后率先反应,自己只能在竞争中甘拜下风,被对手越甩越远。

  再比如,就在Intel最初发布Atom处理器的时候,AMD对此不屑一顾,声称不会进入这一市场。而现在,上网本市场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大市场,此时,AMD也开始表示要进入这个市场了,但已经太迟——Intel的Atom处理器已经占据了近100%的市场,AMD失去了抢占市场的先机,纵使有万丈雄心又能如何?或许连汤也喝不到,反淋一身的雨。

  又比如制造能力的较量上,AMD输得更是一塌糊涂。Intel引入45纳米的时候建造了两座新工厂,再加上对现有工厂的改造,一共是四座工厂,其中两座用于32纳米产品的生产。而AMD呢,则是把制造工厂给拆分了,美其名曰是为了专注于研发,实则是债务缠身不得不割肉瘦身。随着制程工艺的日益复杂,研发与制造的关系将会更加紧密,没有了自己的工厂,AMD如何把关产品的质量?这又是一个新问题。

  越追越远,AMD只能接受这样的事实:Intel真正的竞争对手已经不是自己,而是另有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