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V字反弹,陶瓷行业持续发展的多种探索
2008年下半年,全球建陶行业遭受金融风暴的袭击而风雨飘摇。市场萎靡、销售下滑、库存激增、停产停窑,以致于业界和专家纷纷预测,2009年将是危机年,形势更加严峻,寒冬还将持续。
然而,步入2009年,中国建陶产业却逐渐出现了回暖的迹象。尽管外贸出口仍不容乐观,但国内市场却是风风火火,产销两旺。“过冬论”、“危机论”似乎一时间成为陈词滥调而为人所遗忘;新的展望在专家、学者的宏伟叙事中再度发光———
今年旧历春节刚过,四川夹江建陶产区生产线已有90%开工投产,比邻夹江的丹棱20多家建陶厂40多生产线全部开足。佛山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虹在2月中旬的走访中看到,“四川建陶产区就像回到了2006、2007年的局面,厂门口等着拉货的车排成队,有规模的企业在准备投资加窑。这些面向国内三、四级市场的建陶厂新春伊始就产销两旺,反映了我国三、四级市场潜力的巨大。”
而据东鹏陶瓷第一季度销售分析所反映,国内一二线城市市场表现同样形势喜人。今年以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均有较大增长,并带动当地建陶市场的迅速回暖,全线飘红。东鹏陶瓷广州分公司第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25%,尤其在分销、工程等方面业务激增,成为东鹏当季的销售明星;而东鹏佛山总部在三月初举办的幸福购物节,得到了珠三角消费者的踊跃响应,短短两天内下单过千万元,大大超过了预期。
东鹏陶瓷董事长何新明在3月29日接待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时介绍说,今年第一季度整个佛山陶瓷行业形势都不错,比预想的好;全行业增长达到了20%左右。特别是国内二、三级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市场形势很好。而农村建设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机遇。
尹虹认为,从整体上看,今年的中国建陶行业并不会像原先估计的那么悲观,尽管全球形势不容乐观,但对于国内建陶行业来说有很多机会。
今年年初召开的“两会”,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改善民生的一揽子政策,为各行各业提振了信心。据媒体报道,从近日陆续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确实在发生着积极变化。
国内资深传媒人、第一财经频道总策划罗振宇在今年陶瓷行业新锐榜颁奖会上做了《“两会”精神解读与行业发展》专题演讲。据他预测,中国经济现在已经见底,并一定会“V”字反弹。罗振宇分析,我们现在感受到的冬天,并不是全球金融危机在中国的传导,而是中国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发生的独自的问题;中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因素,导致了我们无法用西方经济学来解读、应对中国的经济问题。中国经济有其独特运行的机制,那就是“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就放”的完整循环。中央启动了4万亿的投资,而罗振宇判断,刺激中国经济的实际投资额会远远超过政府宣布的4万亿元。只要政府放开自己的钱袋子,中国经济反弹不存在疑问。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杨望成指出,今年两会的主题是保增长,前后出台了很多刺激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如十大产业振兴规划、4万亿投资、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政府出拳很重,因而提振了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今年前三月,国内股市逐渐恢复人气,工业生产出现了回暖迹象,部分区域楼市也开始复苏。这种发展的势头能否贯穿全年还需观望,但基本可以判断中国整个经济已经走出最低端。
在今年“两会”众多提案中,最能引起建陶业界普遍关注的是“陶瓷下乡”的建议。该建议由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市长陈云贤在两会期间专门向大会提交,提案名为“关于扩大工业产品‘下乡’范围的建议”,建议扩大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业产品下乡范围,将以陶瓷为代表的建材产品以及家具、纺织服装等纳入其中。
尹虹是最早关注这一建议的业内人士。在建议提出不久后,他就在博客上撰文解析陶瓷下乡。他指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新增住宅越来越多,对建筑卫生陶瓷的需求日益扩大,陶瓷产品已是目前农村最需要的产品之一,是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必不可少的、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建材产品;而对于建陶行业而言,“陶瓷下乡”将可以帮助陶瓷企业逐步打开三、四级(县、镇级)市场,规避几近饱和的一、二级市场的激烈竞争,摆脱对城市房地产行业的高度依赖,从而为建陶企业持续发展、走出低谷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尹虹认为,要让陶瓷下乡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解决以下难点:一是应为“陶瓷下乡”设计简单易行可操作的程序;二是陶瓷企业必须适当地调整产品结构,拿出真正适应农村市场销路的产品;三是陶瓷企业必须建立更为密集的营销网络、更为灵活的终端销售渠道。
而东鹏陶瓷则认为,售后服务是否配合到位,将成为决定陶瓷下乡成败的关键。东鹏完善的产品体系为其开拓农村市场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不断精耕细作的渠道建设,也使东鹏销售网点深入到了三、四级市场。而将企业多年奉行的阳光天使、五星服务体系不断渗透、贯彻到农村市场,则是东鹏决胜农村市场的重要环节。据悉,东鹏近期在全国展开的“陶瓷下乡,造福中国”活动,通过制定服务标准、组建东鹏加盟施工队等形式,实现服务下乡,与产品、品牌紧密捆绑,开创了行业陶瓷下乡的先河。
杨望成在分析今年建陶行业发展趋势时,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在其他产区建厂或准备建厂的企业,今年应该咬紧牙关把生产线建起来。因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可能在未来的一两年内就会到来;二是将节能环保建设转化为企业新的增长点。企业能够在节能环保上摸索出一套经验,成功消化成本,将会成为今后发展的一个竞争优势;同时,企业如何把节能环保转换为一种消费者价值、顾客价值,这在营销上也是一个新的课题。
“向成本要效益,是企业应对当前形势的四条出路之一(另外三条是:找“塔基”市场要订单、找政府要市场、向创新要效益)。哪个企业家认为成本已经没有办法压了,企业就做到头了。”罗振宇同样关注到成本的问题。
在行业新锐榜的演讲中,罗振宇列举了格兰仕控制成本的两个例子,很有教育意义:格兰仕专门有一个电子元器件的供应公司,每天要供应4600万个元器件,公司高层请了一个行政管理高手,但是怎么也省不了下来。后来换了一个搞技术的人,鼓捣了半个月后,一下子就将4600万个元器件减到3700万个。可见,通过技术创新,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水平;另一个例子是,格兰仕举办了一个劳动竞赛,两条一模一样的生产线,一条线上是老工人,都是工作了5年的,还有一条生产线上是刚入厂的工人。设立一个奖金,看谁的正品率高,出产的东西多。第一个星期新工人干不过老工人,四个星期后新工人的生产线是老工人的生产线效益的两倍。老工人是坐着干,新工人说我们不坐着干,我们站着干。这一坐一站之间效益就提高了30%。可见,通过流程再造,也能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罗振宇指出,格兰仕崛起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成本领先。在这一轮经济危机中,向成本要效益,是很多企业的战略性选择,而不是战术性的选择。
今年,东鹏将“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效益最大化”作为公司深入贯彻的经营方针,其战略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今年第一季度,东鹏清远基地、华盛昌基地相继启动TPM(全面生产效益管理)导入工作;各基地员工全员投入、信念坚定、众志成城,迅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员运动。在当前形势下,东鹏员工都能意识到,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精细化管理也逐渐成为属于东鹏的管理文化。
更多精彩请点击
http://blog.sina.com.cn/canghai515
联系方式QQ:121759585 邮箱:[email protected]
自主创新是策划之根本
资源整合是策划之生命
核心价值是策划之灵魂
利润至上是策划之目标
品牌追求是策划之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机遇 + 方法 + 努力 + 心态 + 激情 =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