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灵感:社会力量的技术驱动


 

G20召开,全球都在期待G20给出一个解答,全世界的央行都在采取措施力图恢复流动性。

但这只能代表金融业,一个制造了毁灭又来扮演拯救者的角色。面对企业正在遭遇或者至少是可能遭遇的巨大风险,企业界不应该坐等拯救而失去创造自我价值的机会。“引领者可能转变为跟随者,跟随者也能跃升为领导者。现在是孕育巨大成功的时刻,如何转型世企业成败的关键!”竞争战略理论的理论大师、哈佛教授迈克尔.波特,在谈到经济危机中的企业发展战略时如是说。

可喜的是,据新浪科技讯,近日,清华、计世和用友软件联合发布的《中国百位企业CEO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金融危机下企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CEO们的共识。从哪里获取转型的灵感?我想,如果有分析能帮助我们弄清危机当中企业身处的位置,如果有工具能够帮助企业认识和处理风险因素对公司战略、组织结构的各种影响,那么,这应当就是转型的契机。

 

反思我们目睹的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原本只是银行系统遭遇的信用和流动性危机,原本只是因次级贷款、结构性投资工具的失误导致的银行业亏损;但却因为金融杠杆的“高效率”引发信贷紧缩、消费滑坡、出口下降、供应中断、销售阻塞、企业破产,进而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连锁反应。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认为:个体不可能进行完全独立的决策,象新古典经济学设想的那样;同时,个体也并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确实是个体,但是嵌入到社会网络当中的。在我看来,企业也适用一个完全类似的原理。身处广泛的市场环境以内,甚至被包含在更开阔的经济环境当中,企业的决策决非是企业管理者经营者们按照自己的战略计划和独立思考能够顺利作出的;同时,企业的决策也不是完全符合或者完全取决于市场环境的总体需求。企业组织管理的目标和结构、企业决策的方向和结果,是将管理者意志和管理者的思考镶嵌到以市场和经济环境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当中的。

无论是格兰诺维特对“硅谷社会性网络”的研究,还是他在《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一书中的分析,都充分表明:企业的发展方向与生产经营决策,并不仅仅是原材料、资金、生产制造与渠道销售这么单纯的链条式管理,而是必须要看到,隐藏在供应链与上下游背后复杂的市场社会网络和经济关系。

对于复杂的市场社会网络,识别并了解主要风险之所在、对风险概率作出有效评估、抛弃对风险认知的主观片面性,都需要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都是管理工具和决策工具的存在和发展目的。同时,企业是否处于市场社会网络的不利地位?具有多大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如何根据风险状况调整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系统?这些不确定因素也需要蕴含了丰富经验的技术工具来辅助,而这只能从企业群集的智慧中去萃取。

对企业上下游、行业之间的经济关系,适合整合还是适合分拆?市场创新的路线图如何描绘?渠道模式是否需要变革?看似巨大的行业需求能否支撑长期的大规模投资?当战略利益发生转移的时候如何转移企业的成本并推行企业的主张?原来粗放型经济结构已经被打破,对于那些从未涉足更广阔战略空间的企业来讲,这些问题和矛盾在转型当中是迫切需要勇敢面对的。正因为如此,它们的转型更需要一个强大的技术系统来驱动。

在《白皮书》的身后,支持这项意义深远的调查分析的,恰恰是用友在20年企业管理分析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为中国企业在危机中实施转型作出的深入思考,并且用友还给出了包含若干建议和优势技术工具的“加速器计划”。转型是企业的共识,用友在这场转型大潮中,充当了企业转型的加速器,或者说是企业转型的技术驱动力量。这个力量,不仅仅是技术的,而且是面向社会网络,是基于企业群集智慧的技术结晶。作为加速器,用友此举对于当前的企业转型需求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引发新的技术驱动浪潮。

 

迈克尔.波特教授强调:“战略上最大失误就是与对手在同一层面上展开竞争,这一点在经济衰退时尤为突出”。资本虽然重要,但当企业认识到组织、产业、经济环境等社会性因素对企业生存和转型的重要性以后,资本将不再是唯一重要的发展因素。因为企业象棋子一样镶嵌在市场社会网络和经济大棋盘中,每个战略决策就是一步棋;是举足轻重,还是可有可无?这取决于棋子对棋盘的主动思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瞬雨之友QQ群:8504348-以文会友,以茶代酒

 

作者:瞬雨,技术、管理与产业经济 观察家

专栏:《当代经理人》《互联网天地

特约观察:《新财经》《中国文化报

特约撰稿:《投资与合作》《传媒》《中国计算机报》《计算机世界》《通信产业报》

体验城市(MirrorCity.net)技术总裁,美信(Merrinfo.com)合伙人、技术总监

CSAA会员(1996) / IEEE-CS会员 / CCF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