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最恐惧的一句话


  让学生最恐惧的一句话

  国外有一项调查,中小学生和教育心理学家评选一句最令学生恐惧的一句话。答案是“我们谈谈吧。”

  谈什么呢?无非是谈学习、谈成长、谈未来规划,谈孩子们应该做什么,更多的是不应该做什么。既然谈,当然是单向输出,是家长谈、老师谈,即便孩子也想讲两句,可能还讲不到两句,就会被“为什么这是错的?你怎么做才对?”这样的判断句打断。

  契科夫讲,“大狗叫,小狗也要叫。”可是只要“谈”起来,往往是大狗叫起来就没完,成人在自己的世界里体验宣贯的快感,孩子却无从找到倾诉心声的渠道。谈话原本是“为了沟通”,不是裁判“对与错”,因为只要一辩论,双方都会变成聋子。“我们谈谈吧”这句话之所以成为炼狱,也许在于预先设置了真理,对话变成了伪沟通。

  “不平等”是恐惧的种子:既然我总是错的,那么我不谈,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