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与“新中国”


 

 

 

 

G20与“新中国”

——让其他大国唱主角的时代已经过去

郑若麟

     G20最吸引眼球的无疑是首次亮相国际舞台的奥巴马,而最低调,同时又是最热门的国家元首,则肯定是新中国的主席胡锦涛。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最后一分钟决定放下身段、承诺不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就是为了伦敦萨胡会;甚至在双方日程安排实在太满时,不惜深夜造访中国领袖下榻的旅馆,就是一个注脚。不过在这里,新中国这顶桂冠并非我信手捻来的一个词,而是法国《世界报》社论的标题!一向唱衰中国的这张法国知识分子的报纸近来却在悄悄转向,令人刮目。

    在峰会前,该报就发表多篇文章,认为中国凭借其强有力的经济增长,将在G20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并引经合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预测,认为中国经济将在所以发达国家仍然下滑的情况下将率先复苏,一枝独秀地以65%以上的增长率将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因此胡锦涛将以强势姿态前往伦敦。昨天该报又以新中国为题发表社论,认为中国一心发展经济,在国际舞台上保持低调,让其他大国唱主角的时代已经过去。从G20开幕前,中国领袖便多次发出改革(世界金融和货币体系)的呼吁。从今以后,北京将不再仅仅满足于行动,而且也将大声在中国境外对所有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

    G20集合了世界上最发达国家和经济增长最强劲的新兴国家的元首,当然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在这样的峰会上,其重要性当然在于各方所达成的最终协议。然而事实上这些协议都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国幕后磋商和讨价还价后的成果。其中包括很多技术性问题,实非公众所关心或能够迅速理解的。对于公众来说,峰会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表现在心理层面。峰会一方面需要重塑世界对资本主义经济和金融体系——不管是通过改革还是加大救市力度——的信心,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峰会来刺激全球经济更快复苏。峰会成功与否,一个重要指标是看全球股市的反应,这就是一种心理标识。而几乎所有专家们都同意,拥有巨额资金和外汇蓄备的中国,是带来这种信心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评论甚至将中国称为世界的银行家”……在这种背景下,峰会的成功,当然也使中国的心理地位大大提升。英国首相布朗在峰会后称新的国际关系已经诞生。事实上伦敦G20峰会确实类似一种国际关系的重新排位:各国根据自身的实力与话语权,来重新在心理上矫正自己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位置。

    《世界报》社论正是据此认为,一个的中国已经出现。社论深入回顾和分析了中国自最近三个月以来发生的微妙变化,认为中国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和习近平副主席对欧洲、非洲和南美洲的访问、温家宝公开表述对中国在美投资安全的担忧、以及中国央银总裁(即周小川)对美元的地位提出异议等事实,认为中国正在充满新的信心,要让世界听到它的声音。这个新中国与过去相比,一方面因全球经济危机、各国均陷入困境而突显中国迄今为止相对健康的经济体系和实力,另一方面中国自身也信心倍增,开始主动更深入地介入世界事务。应该说,这一描述与中国在伦敦G20倍受关注的现实是相吻合的。

    法国《新观察家》杂志的记者若韦尔也在他的博客上对中国近几个月的变化写下了他的观感:仅仅在上次G8会议上,中国还只是一个二流国家,它还仅仅被邀请来喝(正餐之后的)咖啡。今天2009年4月2,中国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第二大超级强国”,他也认为,“G2正在成形。这是很多欧洲人所不愿意看到的一个现实。面对这一现实,《世界报》社论认为,美国也好,欧洲也好,都应学会适应这一现实,同时也应该适应中国内部的现实,尽管这一现实更为微妙。显然,社论作者已经充分认识到,西方已经无法阻止中国的崛起。如果说过去西方一直要求中国适应世界做负责任的大国的话,法国《世界报》终于认识到,今天已经到了西方适应新中国的时候了。近三个月来全面出击的中国,使三十年来西方对中国的态度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至少欧美内部清醒的人们已经看到了这一前景。

      当然同时也应该看到,西方有着自己的传统价值观。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也好,新中国也好,仍然会面临来自西方的压力。不过就是这一点,新中国社论也提出了新的观点:社论认为西方对西藏和新疆问题对中国施压并无效果,中国继续在那里对公开的反对派使用镇压手段;同时西方也没有认识到,中国社会每天都在开创新的自由空间。社论认为,这一双重现实使民主国家政府处于困境之中:如何帮助其中的一方而不至于牺牲另一方?这番话可能意味着西方将会重新思考和修改其对中国挥舞人权大棒的做法了。总不能一只手要求中国援助,另一只手则继续拿着大棒敲打中国吧?新中国这篇社论看来预示着东西方关系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且不可逆转。

    发表于 2009-04-03

 

 

传法国总统府正在寻求兽首归还中国的途径

发表于 2009-04-01

    上周出版的法国《观点》杂志透露了一则新闻:法国总统外事顾问让—大卫·勒维特为了避免法中之间再起波澜,正在寻求兔、鼠兽首归还中国的途径。文称:由于法国总统府拒绝支付这笔费用(2800万欧元),因此正商讨由《家乐福》出面,联合一批在中国有生意的大企业,共同集资买下兽首,然后再寻机将兽首正式还赠中国,以改善两国关系。现在的关键在于兽首的拥有者彼埃尔·贝尔热的态度……

    有朋友问我此信息是否可靠。从我的消息来源看,信息似乎是可靠的。但要真正实现却不容易。贝尔热是一个狂热的“人权”分子。此人因与时装设计师伊夫·圣罗兰的同居关系而富甲一方,又因同性恋而没有子女,因此一向将钱财用在各种“人道”事业上。他并不在乎这2800万欧元。多年来他蓄意与中国为敌,很难想象他为区区2800万欧元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再则贝尔热在政治上一向支持左翼,现在更是左翼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塞戈琳娜·罗亚尔的“保护者”。就是出于与右翼总统作对着想,他也很有可能从中作崇,竭尽全力阻止兽首回归中国。再加上罗亚尔也同样是一个见风使舵的政客,达赖时髦,罗亚尔就比“达赖”还“达赖”……去年八月,当达赖前来法国、萨科齐尚未见达赖时,罗亚尔曾大大作秀一番。在法华人大多至今记忆犹新……因此,有贝尔热之流的存在,兽首回归,尚未有时日。

    不过,兽首暂时再在贝尔热那里寄存一段时间,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约六年前,台湾中央通讯社曾发一“独家”消息,称法国国际广播台中文台一位学者无意中“发现了雨果致巴特勒上尉、强烈谴责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的一封信”云云;殊不知我早在19831026即已翻译此信并发表在《北京日报》上;2002 年此信还被编入了中国初中二年级语文课本。法广中文台的这一“发现”遂成新闻界一大笑柄。不过我们亦勿太苛求这位“中法古典文学造诣极深……”的发现者,因为尽管他晚了内地中学生二十多年,但对于很多法国人来说,他仍属“先知”呢。因为在今天的法国,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人,仍然少之又少;更遑论雨果的这封的信了!

    多亏了这次兽首之争,雨果的这封信才在其故乡重见天日:《观点》周刊甚至将此信挂上网站,很多法国人这才刚刚“发现”雨果的“抗议”。一年前美国《时代周刊》曾刊讥讽“法兰西文化已死”的长文,质问“当代雨果在哪里”。事实上莫说雨果的传人,就是雨果留下的遗产,今天又有多少法国“精英”读过、读懂并承传下来呢?我敢肯定贝尔热此前未曾读过,佳士得的高官们也肯定未曾读过,否则何以敢于堂而皇之地继承巴特勒之流的衣钵而不脸红? “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雨果百年前就曾这样写道;只是他未料到今天的“巴特勒们”脸皮更厚,在“合法”(西方主导制定的有关公约根本就是公开袒护昔日的掠夺者)但却不合“道义”的情况下,竟以赃物来牟取暴利,甚至还敢口吐“人权”这两个神圣的字眼来侮辱被掠夺者,真不知在贝尔热的词典里是否还有“廉耻”二字!让兽首在法国再多呆一段时日,就等于将贝尔热之流继续挂在雨果这封信树的耻辱柱上。

    巴黎禁拍最终失败,并由此引发国内外种种议论,沽名钓誉说、国家失职说、国耻而非国宝故不值追讨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当然可以反思,也应该反思。但至少应该肯定,正是由于这场诉讼,由于三个月来中国民众——特别是网民们对拍卖兽首的强烈反应,今天至少一部分法国舆论已认识到,其祖先曾经侵犯、掠夺、伤害过中国,并遭致雨果愤怒且强烈的谴责。认识事实真相,就是迈向正义的第一步。火烧圆明园在法国历史教科书上是只字不提的。我们不说,法国人更无从了解。从这个意义出发,中国留法学生组织“四月青年”协会在拍卖场外散发圆明园真相小册子的行动同样是值得肯定的。通过每一个华人、华裔的努力,让法国人了解他们的历史真相,那么我相信富有正义感的法国人是会“摆脱重负、清洗罪恶”并“把这些财富归还被劫掠的中国”的;因为“统治者犯下的罪行与被统治者是不相干的;政府有时会是强盗,可是人民永远不会”。

    对于明知自己理亏,却也不惜倒打一耙,以“人权”大旗来为“销赃”牟取暴利的“贝尔热们”,我们绝对有必要以一切法律和舆论的手段,追踪其直至天涯海角。要在所有非法沾手中国被盗文物者的头上都挂上一把达摩利斯剑:中国永不放弃!确实,目前的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并不支持文物回归。但法律和公约都是人制定的。是人就有可能犯错误,犯了错误就应该改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次“失败的诉讼”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尽管任重道远。当然我们要认清追踪对象,不能将贝尔热和佳士得与法国国家、民族和政府混为一谈。相反,在追踪“贝尔热们”时,要争取法国公众、舆论和政府的支持。一旦世界文物市场醒悟到购买盗窃于中国的兽首或任何其他艺术珍品,终有一天法律会敲上门来的话,“窝赃者”就不得不三思。

    事实上我个人当时对这次兽首拍卖是否真的成交就曾深表怀疑。收藏家罕有不从收藏品价值及其升值前景来考虑出手与否的。一位法国拍卖行业内的朋友告诉我,收藏就是为待价而沽,真的为关起门来欣赏艺术而解囊者寥若晨星。而兔首与鼠首显然值不到目前成交的金额。最后果然是中国收藏家蔡铭超先生将其拍下,但拒绝付款,从而导致这次拍卖的实际流产。很多人事后问我对蔡先生的举动有何评价。至少有一点我是有自知之明的:我没有资格对他的行为说三道四。我个人没有能力做他所做的事。他也肯定会为此举动付出代价。但我不认为他这样做是出于私心。我尊重他的爱国之情!我个人宁愿向他脱帽致敬,而非指责他……

    观察家们注意到,法兰西民族向犹太人忏悔,因二战;向黑非洲和马革里布阿拉伯世界忏悔,因殖民。在兽首拍卖前后,法国《费加罗报》曾有一个网络民意调查:70%以上的法国人认为应该将兽首归还中国。但这一民意在法国主流媒体上是难以体现的。因为今天统治着法兰西的精英阶层对十九世纪以来多次入侵中国、挑起和参与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八国联军等罪行,毫无负罪感,其自责精神甚至不如雨果时代,其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究。因为它构筑着我们两个民族历史和现实关系的基石。追索兽首,重要的不是两尊铜雕,而是历史的正义。

       尽管我们遗憾雨果所期盼的法兰西“摆脱重负、清洗罪恶”并“把这些财富归还被劫掠的中国”的这一天尚未到来。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一天正在慢慢走近。雨果的影子随着兽首事件的演变,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徘徊在法兰西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