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阿,诺阿——芳香的旧书



诺阿,诺阿——芳香的旧书

张阿泉(呼和浩特)



上篇
龚明德教授特别喜欢旧书,认为新书的底蕴比起旧书来,要差很远。我们曾多次一起讨论“旧书比新书好”这个话题。把零散的讨论内容归纳一下,“旧书的好处”当有以下几点:
其一,价格便宜,几十块钱一般能买一大摞成色十足的旧书;
其二,搜淘旧书的过程如同掘金探宝,一旦有所斩获,则可获得巨大的满足感与发现之乐;
其三,旧书都是有历史的,有阅历的,多残破古旧,留下了时代风尚、岁月磨损之痕,可以让人恍然进入“时光隧道”,重返过去,过足怀旧之瘾;
其四,有不少好书绝版既久,寻觅颇难,只能到具有“回收功能”的旧书店或跳蚤冷摊碰运气,有时候经常不费功夫便“妙手偶拾”,遭遇到梦寐已久的逸品;
其五,已经进入“深阅读”的人,譬如做主题研究、做考据或写书话,需要“弄清楚”许多细微的流变和史实,这就更得时时把自己当成拾荒匠,下功夫搜齐某一本书的各种不同版本(特别是初版本),以反复进行参阅汇校,从中理出暗埋的线索、评谈的掌故,进而写出有识见和趣味的文章。龚明德教授关于亚米契斯《爱的教育》的长篇研究文章、挑《新华字典》瑕疵的系列纠谬文章,都建立在一大堆“版本收藏”之上。


中篇
像法国哲学家萨特“把书当成唯一的宗教”一样,龚明德教授“自主读书四十年”,其收书段位定在“中国新文学”,最青睐“稀见的民国版子”(“民国版子”是他最常说的一句口头禅),这就注定他浮生苦恋厮磨的使命,是“为旧书招魂”。
自一九八三年入川至今,龚明德教授长久辗转在成都卖旧书的摊肆之间,悉心拣存了数万册“书黄纸冷”,他大部分工资、奖金外加“出卖文章”得来的散碎银两,全都投在了“一掷千金”的买旧书上。而与此相反的,是其日常生活的粗朴,一直保持着布衣粗食的农耕文明习惯。
流沙河先生有一篇有名的短文叫《愿做职业读书人》,龚明德教授即是最标准的“职业读书人”,以爱书为最大职业,心无旁骛,“只为书狂”。
闻名中国读书界的六场绝缘斋,是一座富集着中国新文学珍稀书刊资料的金矿,矿长就是龚明德教授。这一处普通的出版社职工宿舍几乎没有装修过,光线偏暗,环壁及客厅中间皆书墙,室内弥漫着浓郁的古旧书散发出来的特有的霉味儿。巡视架上藏书,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鲁迅、胡适、巴金、沙汀、艾芜、老舍、茅盾、丁玲、章衣萍、徐志摩、林徽因等一大批现当代作家的著作和相关研究专著,都分别辟出独立单元,做成“书以人聚”、“集大成”的专题收藏,聚拢了力所能得的各种版本。
这种专题型藏书方式,源于龚明德教授的治学理念——他格外强调原典纸阅读,阅读和引证的书籍资料全都是第一手、第一版的,言必有据,不道听途说。这种研究方法显然是有些笨拙、不够聪明机巧,但却是最牢靠、最扎实、最见功力的治学正道。龚氏品牌的责编图书、中国新文学系列考索文札乃至具有拓荒性质的名著汇校,都是采取这般手工作坊式的实法子打磨淘砺出来的真东西。


下篇
我是多次造访过六场绝缘斋的人,所以有机会深嗅书香,得以与斋主一同外出淘书或安坐斋内吃茶谈书。常常是,我们在炎热的天气里拎书倦归,进了斋门,就赶紧脱去外衣,只穿薄短裤,裸躺在平铺于水泥地面的竹席之上,一边纳凉,一边翻书、拆信或啜茶,脸上露出满足醺然的神情。龚明德教授喜欢喝新鲜的绿茶,惯用通明的、厚而高的玻璃杯子,因为这样能看到绿茶在白开水中绽开美妙的叶片,可以边欣赏边品味。
有时,龚明德教授也喜欢蜷到竹椅或藤椅里小憩、阅读,习惯于双腿下垫一把小方凳子,把双腿完全放平伸直,以解疲乏。他把这件最廉价的自爱行为,戏称为“腐败”,每次找凳子垫腿时,都要说:“让我腐败一下。”
多年以前,我曾在成都的古玩市场淘到一幅极精致的竹刻名联,即“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我把上联“室雅何须大”竹刻赠与了六场绝缘斋,把下联“花香不在多”竹刻带回了泉斋,暗示着南北两斋“竹联璧合”的遥相呼应。说来两斋也多有默契之处,譬如六场绝缘斋里有一盏铁皮灯罩、变形螺旋灯颈的老式样旧台灯,而泉斋也早就搜到这样一盏老台灯,除颜色略有差别外,其他几乎一模一样。
龚明德教授既是我的仁兄、挚友,也是我的采访与研究对象,当然这种采访与研究是长期的、深入的、随时随地的、不露痕迹的、下意识的。新闻记者多追捧“天边的大师”,岂不知“身边的大师”更值得关注和养护。我在二○○九年一月应邀为龚明德教授新著《有些事,要弄清楚》所作的序言《书香圣地——成都市玉林北街三十四号》,即比较集中地释放了十几年来我对六场绝缘斋及其斋主的追踪考察与体悟。二○○九年四月十一日,我在成都百花潭公园内的慧园与流沙河、龚明德、张叹凤、冉云飞几位先生一起参加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纸阅读文库》之“原创随笔系列(第一辑)”成都首发暨研讨活动,在活动现场,拿到龚明德教授赠我的毛边本《有些事,要弄清楚》,他在扉页题了这样一句话:“此书的序言可谓对我的一次深度清理,更是我们情感型互动理解的有力佐证。”
受龚明德教授影响,我也“近墨者墨”(吴鸿语),藏书走向开始大幅度向旧书偏移、靠拢。任何一爿回收和贩卖旧书的铺面,均是我们痴迷不已的琅嬛胜地。把精挑细选、凤毛麟角的旧书搬回家,不断填充到插架里,我们的书斋就有了生长,我们的生命就有了提纯。远远地闲望一眼巍峨的、森林一样的书墙,心里就已满是安宁爽朗,更别说晴窗灯下无限惬意的阅读了!
记得法国画家高更写过一本小书《诺阿,诺阿——芳香的土地》,记录他在南太平洋塔西提岛经历的一段生活。“诺阿”是塔西提岛上的毛利人语言,意思是“好香”。我觉得用“诺阿”这个词来形容旧书,也非常合适。我们贪吸旧书的霉味儿,正如同毛利人贪吸泥土和海洋的气味、蒙古人贪吸草原和牛马的气味、鄂伦春人贪吸野狍和山鸡的气味。

二○○九年五月十日,母亲节,安静写于内大桃李湖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