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现在农村网民规模超过3700万,目前国内涉农网站已经有17822个。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由于农村缺少市场需求和经济实力,所以电子商务的前期发展大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并没有将农村市场的发展放在首位。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全国农村和广大农民的信息需求十分旺盛,部分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旅游文化型、商业贸易型的农村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尤其显著。同时,近年政策对农村市场也高度重视,农村不断发展的经济也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潜力较大,是未来的战略性市场。
笔者也曾经提到过,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也越来越受重视,特别是在这个受经济危机影响的时代,电子商务显得尤为重要,成了多数企业网上赚钱的新形式,而农村这个大市场,是否会成为电子商务的又一个潜力市场了,农村、城市,到底谁更需要电子商务?
目前,受观念和财力等因素限制,农业电子商务与其它行业电子商务相比,网站数量少,起步较晚,并且许多只处于产品信息网上发布阶段,成交额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缓慢,导致目前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一些制约因素。
首先,农村硬件设施及农民文化水平。我国农村的网络普及率较低,硬件设施较差,加上思想保守,文化教育水平不高,对新鲜实物接受度偏低。
其次,农村企业信息化程度不够。据有关数据显示,70%左右的企业拥有一定的信息手段或着手向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方向努力,20%的企业只有少量的计算机,但除了用作财务、打字机外很少有其它应用。
第三,支付信用。支付是发展电子商务的一个基础条件,由于我国信用制度不健全,农民也习惯于用现金交易,也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四,农产品物流配送。在农村,农产品存在运输难的问题,比如种子怕挤压、农药类产品有毒、新鲜农产品易变质等,而且农村的配送点相对来说较分散,不象城市集中。
面对如此多的制约因素,我们应如何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属于网络活动,农村需要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用户的网络环境,为农业电子商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加强文化教育及引导。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的相关讲座,将农产品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同时多引进农村电子商务成功案例,让农民感受到效果,了解未来农村的发展趋势。
第三、优化物流配送。一方面初期的时候应尽量避开不宜运输的农产品,另一方面与农村的相关部门共同探讨,规划运输路线,缩短配送距离,同时向发展农业电子商务较早的沿海发达地区取经,结合自身情况,找到一条适合本地的发展道路。
网站应在规范中求发展
虽然涉农网站在日益增多,但远离或脱离农村、服务特色不明显、针对农民需要的服务内容数量少的劣势仍较为普遍,这就为农民全面掌握信息造成了影响。因此要规范涉农网站,让其成为广大农民的左膀右臂。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应建立统一网络体系,统一管理。成立统一的信息主管部门,建立完善的网站报批制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避免低层次重复建设。集中建设统一兼容、资源共享、高效适用的各级网络中枢软硬件平台环境,形成全国统一、规范、畅通、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
其次,需要建立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系统。
再次,需要引进技术和人才,打造特色农网。
最后,还应该建立安全的网上支付体系。网上支付是农业电子商务产业链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农民思想比较保守,若网上出现不诚信交易,势必影响农民对网上交易的信任度,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也面临阻力。
除此之外,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商机撮合能力较弱,电脑的普及率较低也成为电子商务在农村拓展的阻力。
电子商务服务包含网上农贸市场、数字农家乐、特色旅游、特色经济和招商引资等内容。
网上农贸市场。迅速传递农林渔牧业供求信息,帮助外商出入属地市场和属地农民开拓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进行农产品市场行情和动态快递、商业机会撮合、产品信息发布等内容。
数字农家乐。为属地的农家乐(有地方风情的各种餐饮娱乐设施或单元)提供网上展示和宣传的渠道。通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制作全市农家乐分布情况的电子地图,同时采集农家乐基本信息,使其风景、饮食、娱乐等各方面特色尽在其中,一目了然。既方便城市百姓的出行,又让农家乐获得广泛的客源,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互动,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特色旅游。依托当地旅游资源,以宣传推介旅游资源、扩大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主要目标。全方位介绍属地旅游热点、线路和旅游特色产品及企业等信息,发展属地旅游经济。
特色经济。通过宣传、介绍各个地区的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和相关的名优企业、产品等,扩大产品销售通路,加快地区特色经济、名优企业的迅猛发展。
招商引资。搭建各级政府部门招商引资平台,介绍政府规划发展的开发区、生产基地、投资环境和招商信息,更好的吸引投资者到各地区进行投资生产经营活动。
尽管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条件日臻成熟,但建立和完善农村电子商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程,因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还需要社会多方的共同努力。
电子商务触角直至农村
评论
3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