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就当前中文文字的发展方向的大讨论而写的,中文到底该用繁体还是用简体,很多专家认为,应该回到繁体,也有人认为应该用简体,下面我谈谈汉语的特性和发展方向,也许我们就更明白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在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和语系中,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语言之一,汉语语言文字表达的内涵最为丰富,也最为准确,也最为细腻,是世界最为优秀的语言文字。
目前世界上最为流行的语言“英语”来说,一词表达很多个意思太普遍,不是很细腻,总觉得有种粗糙感,其流行的原因因为该语言好学,简单,还加上经济的影响形成的。而汉语呢?因为字体比较复杂,比较难学,但是如果入门中文学习以后,就知道汉语的魅力了,是世界上任何文字都无法比拟的,其包含的内容不说,其包含感情的细腻是细微的,感情的别丰富的语言,用错一个谐音的话,意思都可能变化,所以汉语还是世界上表达最为含蓄的语言,如果学好和掌握后,就能运用自如,才会体会到其魅力所在。
因此,汉语的推广是有一定难度的,不是其他的,是汉语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那我们现在就有些明白为什么中国文学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了,那是因为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以及诺贝尔文学评委不懂得中文,他们只看到中文的译本,如果要将中文的语意准确翻译成英文的话,英文是没有那么多词汇和语意来表达的(我相信一流的英文翻译都100%有这种感觉和境遇的,我敢肯定这一点),所以中国文学的意境有时用英文来翻译是很难准确翻译和全部把握的,比如有些中国典故,歇后语,成语,反语,含蓄的语意和意境,英文就很难搞定的了,又如,鲁迅是我国的文学大师,但绝对不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同样的道理,因为世界上没有多少外国大夫能够理解其文章的深刻含义和意境的,以及深奥的深刻的引申含义的,以及文字和用词的优美的,因此,诺贝尔文学评委的那些傻大夫你说怎样才能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中文文学呢?哈哈。
在前一段时间,很多人讨论“汉语是应该回到繁体还是简体?”的大讨论,在我个人看来,如果再搞复杂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如果能够简化的字就尽可能地简化,如果确实简化不了的字,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繁体。
就目前汉字的使用情况而言,很多文章或报告不也是在简体和繁体并用吗?千万不要搞个什么只用繁体。有人人很有理由地说,坚决要用繁体,是因为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海外华侨和港澳台不都是用繁体吗?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继承其优良传统,只有继承没有弘扬,算不上真正意义的继承,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文字的发展规律,不知道当前世界上汉语使用的真实状况,这一点在后面有所阐述。从文字的发展历史来看,文字最终的发展趋势都是从繁到简的历史规律,我们不要违背呀,很多专家学者花大量的时间专门研究来研究去,说什么要回到繁体,在我看来是吃了饭没有事情干。
很多人说目前的港澳台不是用繁体吗?还有我们的海外同胞不也是用繁体吗?这个说的没有错,你要知道,他们用繁体是没有办法呀,因为文字没有专门改进用简体呀,由于港澳台使用文字的区域和范围是很小的,也没有谁专门来对文字进行简化和规定,不用那用什么?
我们现在应该更多地使用简体,目前随着改革开放,在绝大多数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不都是用简体文件和报告吗?大陆员工写的100%简体文件和报告,在全世界的外资企业和港澳台的简体报告和文件不一样可以用和读懂吗?可以这样说,还没有一家外资企业要求员工写报告和文件必须要用繁体字的,包括港澳台企业。
那些文字专家们研究来研究去,我看分析不够,实践不知,是容易犯错的,甚至是不知道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
在文字的推广过程中,文字的主体和文字的标准决定文字的走向,因此大陆目前用的简体文字较多,就应该把简体文字标准化,对所有的中国文字进行标准化,作为全世界统一标准文字,如此汉语才可以得到进一步和快速的推广和准确的使用。让使用汉语的没有两个标准或多个标准,就是港澳台使用的繁体,逐步也会接受简体的,因为文字的趋势是由繁到简的,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港澳台的文字已经是繁简体混合使用,简体港澳台一样可以看懂的,也会使用的。
我看还是目前的中国文字的标准化还不够,鱼目混珠,标准不清晰,给使用者造成很多困惑,尤其使汉语在国外的推广,以及热爱汉语的学习者们,你说要推广中国文化,首先就应该从文字开始,如果没有这个观点的人,那就功夫没有用在刀刃上,哈哈,那些所谓专家,应该多想想文字的走向,不要把中文搞得太复杂,能够简化的尽可能简化,简化不了的就用繁体代替,反正你的标准要绝对标准,世界使用的时候才可以参考的嘛。(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