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路过学校时,看到那些接送孩子的家长的时候,真是感触万分。不管是春夏秋冬,无论是刮风下雨,他们都是那么坚定,那么执着,这足以反应出父母望子成龙成凤的愿望,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那。然而这么多的孩子中究竟有多少能出息、能成才呢?在感触的同时,对如何使孩子成才,笔者倒有一些不成熟的见解。
诚言,子女培养教育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它关系到子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否成才。子女教育的内容千头万绪,但也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那就是:学言衣食住行品。
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长辈对孩子的心愿。而天下父母最大的事莫过于孩子的学习的问题了。从孩子上学开始就操心,无时无刻,一直到参加工作。然而,如何让孩子学习好,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题。笔者认为:孩子学习好坏除了先天之外,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与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指导孩子的学习方法。他对学习不感兴趣,方法不对,你再逼他也是徒劳的,换句话说孩子的学习不是逼出来的,要养成他学习的自觉性。另外,孩子在晚上学习的时候,大人最好有一个陪着的。如果都睡觉了,就会引起条件反射,他也会发困,学习的效果就不会好,尤其是到了初二以后更是如此。这也是不少家长的切身体会。再有,孩子有不会的问题问家长,如家长能正确地解答,就解答,不会的,千万不要不懂装懂,这样会误导孩子,反倒影响孩子的学习。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不要动辄就打,要引导和鼓励。反之,你越打,他越紧张,越紧张学习就越不好,容易造成恶性循环,而适得其反。
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语言对孩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他的一生。父母的言,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的“言传身教”重要性就在于此吧。从孩子一冒话,家长就要教他文明的语言,不能在他面前说脏话,更不能教他脏话。有的孩子骂人了,家长或隔辈人觉得挺新鲜,其实不然。这恰恰鼓励了骂人、说脏话。笔者常见到一群孩子追逐打闹时互相骂娘,满嘴的脏话,这就是平时言传身教的不好。父母整天满嘴的脏话,孩子不可能不说脏话,不可能有文明的语言,很难想象,一对出口成“脏”的父母,能培养培养成一个言谈举止文明的优秀孩子。你人们就品吧:张口就说脏话的孩子,背后其父母或至少有一个说话不文明的人,这是绝对的。
衣。穿衣是人类必备的。父母宁可自己不穿也要给孩子穿好的,这是应该的。改革开放前或之初,全国大多的家庭条件不好,连大人都穿不上或穿不好,别说孩子呀。现在条件好了,小孩从一下生,就有小袜子,小衬裤……应有尽有。满足孩子的正常需要是完全可以的,但要适可而止,绝不能太过分了,能穿得暖和就行了。上学后的孩子,不要给他(她)穿什么品牌、名牌。即便你家有钱、有穿品牌、名牌的条件,也不要给他(她)买。穿的太好、太华丽,会使孩子养成奢侈浪费的习惯。明智的家长,应当培养孩子勤俭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对他(她)的成长有好处。
食。正常来讲,家里大人吃什么,不要单独给孩子做吃的,要避免养成偏食的习惯。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饭碗子。不管是大官还是富豪,无论多少的食物你家都可以扔得起,但艰苦朴素的精神扔不起。如果你随意地浪费,不仅仅是扔掉资源的本身,更严重的是:把孩子给惯坏了。再有,要不给或少给孩子零食吃,尤其是小食品之类的更要少买。一是常买小食品会养成孩子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毛病;二是大多小食品都有食品添加济或化学物质,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无益;三是一个孩子整天零食不离嘴,看上去也很不雅观。特别是那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发“贱”,总给隔辈人买这买那,熟不知这正是坑害他们。
住。孩子在两周岁前必须和父母住在一起,一是孩子还没有自己独立居住的能力;二是要培养孩子的亲和力。孩子一旦能独立居住时,尽可能地让他自己住,不要再和父母住在一起了。总住在一起,一是不方便;二是打扰孩子的学习;三是不利于孩子的自立能力。再给他在寝室准备一张学习的桌子,方便他的学习。
行。学龄前的孩子要让他自己走路,不要抱着、背着以免养成孩子的信赖性。上学的孩子尽量让他自己走,不要接送(路相对远的除外)。有的孩子念小学6年级了,还要接送,这不但造成孩子的娇气,还给予了孩子高人一头的优越感,这是万万不可取的。有的孩子家长有轿车接送,甚至有的用豪华轿车接送,就是给你“装”!看!家长想:别人家的孩子自己走,我家的孩子车接车送。孩子想别的同学谁能比上我呢?老少都显摆他家富有。这最容易使孩子形成高人一等的思想意识。孰不知,用机动车接送孩子还会有安全隐患,这样的例子多多。
品。所谓的品也就是品德。品德是孩子是否成才的关健。而家长的品德程度直接影响孩子的品德,你家长吃、喝、嫖、赌、偷,就不可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孩子。孩子在小的时候,学习语言的能力和效仿行为的能力极强,接受新事物特快。所以家长的言行、品德对孩子的非常大。不是有这样一个故事么:说有一个姓孙的男子不但不孝敬老爹,还欲想将老爹摔死。某一天就用筐将老爹背到山上,准备连人带筐扔到山下,这时跟他去的儿子说:“爸爸你别把筐扔了呀,到你老了时,我用啥装你呀!辽名男子大唔。”这就是上行下效。再比如,家里就剩一大一小只两香蕉了,孩子拿只大的,把那只小的给奶奶了,结果,全家人都夸这孩子有心眼、真奸。这恰恰助长了他自私自利的思想。应该多给他讲一些孔融让梨的故事才对。若什么事情都可着孩子,将会使他(她)养成唯我独尊、专横跋扈的性格,等他(她)成型的时候,再想改变就难上加难了。子女不赡养老人,除他(她)自身的原因之外,最大的责任还是在于父母,这叫自食其果。
人之初,性本善。原本呱呱落地的孩子都是好孩子,最终他(她)成为一个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关键在于父母的培养、教育。世上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是坏孩子,也没有一个已经是坏孩子了,谁一夜之间就能把他(教育)成好孩子,也没有一个好孩子,一夜之间能把他(她)教唆成坏孩子。
相关博文:
论孝敬
文明礼貌当从娃娃抓起
我一生最大的幸事
女儿考研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