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能力决定一个企业的生命力


企业生命力可以简言为适应环境变化的、生存和发展的、新陈代谢的自组织力。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常常会成为一个地区内某个行业里的主宰者之一。而能够使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点究竟有哪些?修复力,毋庸置疑是其中举足轻重的因素之一。

通常,企业都希望做大,以为企业大了就一定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然而,何为大?这却是一个不易弄明白的问题。很多企业把规模、产值、员工数量等的大小,理解为企业的大。有失偏颇。

一个企业规模和产值的大,固然是企业大的重要表现。但真正使企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之一,其实是企业的自我修复能力。即具备一个规范、科学的运行模式,从而能有效避免、化解、减低、抵御外来威胁,是保证一个企业能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实际上,外来的威胁总是通过企业自身内在原因起作用。如果企业生命力健全健康,则会避免、化解、减低外来的威胁,而后才是危机管理。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并不是在企业做大了以后才有的,而是从一开始就存在了。一个按照科学、规范的方式进行运作的企业,即使很小,但已经具有了强大生命力的基因,这种基因,将把企业塑造成为一个大企业,从宏观的层面看,它必将成为主宰者之一。

以中国乳业为例。2008年的三鹿事件使中国民族乳企纷纷遭受重创。据国内几大乳企新近披露的年报显示,08年除三元业绩有所增长外,蒙牛、伊利、光明分别亏损。然而,与此同时,伊利同期发布的季报却令人侧目。相较其它同行而言,伊利09年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25%,达到50.99亿元,是目前发布季报的乳品企业中销量最多的;同时,其净利润同比大增 103.59%,达到了1.13亿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以上。这些数据足以表明,伊利已经摆脱了行业危机的影响,率先复苏。

    

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不少快速消费品都有销量走低的趋势。而伊利不仅成功克服了去年行业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反而实现了逆市增长。不得不说,正是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修复能力决定了其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力。

在一个特大型城市里,成为某个行业里的主宰者之一,是这个企业影响力的表现。而这个结果,只有按照科学、规范的方式进行运作的企业,才有可能获得。这样的企业,在面对市场危机的时候,更加显得有条不紊,不会因为存在临时的、偶然发生的事情,而放弃自己既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

这也许也是我们的企业在从“无知无畏”到“理性扩张”的发展历程中,面对外来强敌,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与实力,否则,我们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这种压力,将会让人十分无助。